宣威市双河乡:依托铁色文化 打造别有“洞天”的文旅新高地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3-10-31 16:51:24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50937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双河乡依托贵昆铁路遗址双河段、云南“十八怪”——人走还比火车快、河上桥又桥,山中路之路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并不断挖掘铁道兵历史,弘扬铁道兵精神这张名片的文化、旅游、经济价值,呈现出别有“洞”天的发展景象。

深秋时节的双河乡,不仅没有秋的寂寥,反而处处都有着不同的风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神秘的银杏树王,独一无二的贵昆铁路遗址历史文化及云南十八怪人走还比火车快的发源地......每一处都令人想要一探究竟,尤其是天然形成的天生桥溶洞,充满着神秘。

值得一提的是,可渡河贯穿溶洞内外,去往溶洞前,可以先来上一段刺激的峡谷漂流之旅。从月亮田出发,原生态的峡谷漂流河道全长约4公里,畅游在云贵两山之间,你可以尽情地逐浪搏击险滩,全身心融入到青山绿水中。

跟随当地向导漂流到一处浅滩,天生桥溶洞的洞口就在眼前,暗洞口高110米,宽60米,及目所眺,青灰色的洞顶高远辽阔,钟乳倒悬,如天坠流星,蔚为壮观。洞中空间宽敞,内有大量石笋、石乳、石钟、石梯田等,造型独特,别具风貌。

据介绍,目前双河乡正规划第一期开发项目,包含月亮田漂流码头及附属设施建设、月亮田至进水洞沿河观光栈道、进水洞码头、仙人田观光区灯光设计及建设、仙人田观光平台等。

双河乡文旅项目开发专班班长黄超介绍:“溶洞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仙人田,它在溶洞内应该是占比面积是最大的,有6000多平米,是通过亿万年才形成的。我们从去年4月份以后就组建专班来开发,前期是从月亮田到阿都地界的漂流,先打造峡谷—溶洞—峡谷环线,现在正在建码头。

此外,双河乡的铁色文化也尤为深厚,这里有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可称奇迹的贵昆铁路特有的——“空中走廊—天生桥”、“悬崖上凿出来的车站—荷马岭”、“建在隧道里的车站—背开柱”、老虎咀隧道等老贵昆铁路?业遗址。

双河乡文旅项目开发专班班长黄超说:“双河乡的红色旅游依托贵昆铁路老遗址在我们境内,从1958年开始建,1966年通车,在双河乡境内的全线长24公里,也是贵昆铁路全线施工最艰难的地方,总的有36个隧道,37座桥梁,工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四个点,一个点是天生桥,因为它在暗河上面,暗河从下面流过,然后上面建桥,另外一处代表性的就是荷马岭车站,因为当时那个地方太悬,数学家华罗庚亲自到这个地方通过数学的方法计算以后设计的,第三是背开柱展线,背开柱从木嘎到火车站有150米的高差,为了把这150米的高差减缓,无形中绕了16公里,专业术语叫铁路展线,就是云南十八怪,人走还比火车快的地方,在铁路建设史上也比较有代表性,另外就是背开柱三线隧道,站隧一体车站。

目前,双河乡采用政企合作模式招商引资,组建宣威市两山双河文旅开发有限公司,规划预投入12.9亿元,主要开发可渡河伏流谷旅游区、贵昆铁路遗址公园、平顶山低空运动基地及其他双河乡境内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依托铁道兵精神和贵昆铁路遗址文化申遗、修复、保护项目,结合乡村振兴围绕“一路、一河、一山”“空中、洞中、水中”开发双河文旅项目。把文化旅游产业做成双河支柱产业。

下一步,双河乡将加强规划引领、宣传引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投资引导支持力度,以打造精品景点、塑造亮点业态为开发理念,通过合理布局、丰富业态、完善设施等战略步骤,重点突出双河山、水资源优势,以户外运动为重点和主题,建设集铁色文化体验、峡谷漂流、户外运动、休闲度假以及生态观光等于?体的山地户外运动休闲之乡。将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打造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旅游的新起点、云南省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示范、云南省山地户外运动的新高地。


记者 张黎立 卢婷 通讯员 宋德武 蔡国龙 蔡定福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