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宝山镇:清风护航万寿菊绽放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5-09-26 10:21:33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369

初秋的宣威市宝山镇戛立村,1100多亩万寿菊如金色海洋般铺满山间,这朵带动农户增收的“致富花”,已成为带动18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的支柱产业,“软黄金”真正结出“富民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清晨的戛立村,花农们穿梭在万寿菊花海中,指尖轻折饱满的花盘,竹篮里很快堆起金灿灿的“小山”。这片花海不仅扮靓了山村,更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民包崇光便是其中一员,如今采收万寿菊成了他每天最期待的事。“我们栽了3亩万寿菊,收成比较好,在我们这些地方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栽出来的花不愁卖,他们有专门来收购的,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是比较满意的,一年下来收入有个一万多块,这是额外的收入。”

“看天吃饭”到“稳定增收”,背后是戛立村委会对产业链条的精心培育。村“两委”主动对接企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年初就组织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大家种得放心。同时,宝山镇政府为戛立村的“致富花海”开通了“快车道”,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363万元,将通往花海核心区的2条产业路硬化,曾经“采收靠背、运输靠等”的难题彻底解决。为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镇纪委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实时跟踪每一笔项目资金的流向。同时紧盯栽培、采收、销售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着力清除产业发展障碍。


监督护航让“致富路”修得更好,技术护航让“致富花”长得更旺。针对花农反映的种植难题,村委会专门请来了农业专家,开展“田间课堂”,解决了病虫害防治、花期管理等10余个技术问题。自筹资金30万元,建设1个标准化收购池,解决后期收购问题。不仅如此,企业在收购点设立“公平秤”和标准样品台,让交易更透明,花农们心里更踏实。

正要拉花去交易点的花农包崇汉说:“今天我们一家人扯了一早上的花,有一吨左右,正拉去花池去卖,那里设置了公平秤,你是看得见你这车花有几斤,清清楚楚的,很公平的。原来没有路的时候要用牛车拉、人背,现在路很好走了,家家都买了三轮车,一车一车就拉去卖了,很省力的现在。

产业要长远,管护是关键。戛立村“两委”持续发力,一方面安排专人跟踪企业收购进度,保障花农利益;另一方面规划扩大种植面积,主动对接深加工企业,推动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链条。今年,村里的万寿菊种植面积从去年的800亩扩大到1100多亩,预计产值突破300万元。

宝山镇戛立村党总支书记龙虹介绍:“我们村把万寿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从联系企业、请专家指导到修产业路、建收购点,全村干群一条心、一起干,一步步破解产业发展困境。同时镇纪委盯着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度,我们干起事来更规范,农户也更信任我们。现在农户积极性高了,企业也愿意加大投入,这‘致富花’是越开越旺了!”


  一朵朵盛开的万寿菊,不仅装点着山间的秋色,更在清风护航下,铺就了一条通向乡村振兴的金色大道。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这朵“软黄金”将结出更多“富民果”,让更多农户的日子像花海一样绚烂红火。


记者张黎立 王菲 通讯员 蔡定继 高瞻 李继升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