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宣威格宜镇:“小蔬菜”变身乡村振兴“致富菜”
发布人员:杨燕
发布时间:2025-07-04 09:52:20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3460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宣威市格宜镇充分发挥区位和气候等条件优势,整合资源,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将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融入产业发展中,让乡村产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把“小蔬菜”做成乡村振兴“致富菜”。

走进云南优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格宜镇蔬菜种植基地,翠绿的黄瓜挂满藤蔓,顶花带刺,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在瓜藤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称重,一派繁忙的喜人景象。

云南优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格宜镇蔬菜基地负责人匡德寒:我们公司15年来只种植一个单品就是黄瓜,我们的黄瓜采用嫁接技术,就是把黄瓜苗嫁接在南瓜茎上,这样的好处是结出来的黄瓜口感甜脆,抗病性强,生长周期可以达到3个半月,产量可以增收40%。

这个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有大棚357个,保守估算每亩产量10吨、产值4万元,预计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每天用工量160人左右。

格宜镇启文村村民杨艾:我原来在昆明这边打工,后来娃娃要读书就回家来,他们建大棚我就来干活,一个月还是挣得两千七八到三千元,又能顾着娃娃又能挣点生活费,我觉得这个生活也还可以,比较幸福。

为保障种植收益最大化,该基地与收购商建立起稳定的“田间直采直销”合作模式,有效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

云南优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格宜镇蔬菜基地负责人匡德寒:我们公司与广州、上海、重庆等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订单种植,其中三分之一的黄瓜通过鄂尔多斯中转出口到西亚国家,黄瓜供不应求,我们计划在格宜这个地方扩大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左右,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就业,为乡村振兴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在龙山村,两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场地,计划建设蔬菜大棚170亩,预计10月份完工。

格宜镇龙山村大棚蔬菜建设项目施工负责人杨文彦:我们在不受雨水影响的时段,加班加点施工,大棚主体结构在工厂进行生产,预计一个星期左右进场,到安装的时候每天会从当地招收三五十名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我们将按时按量完成工程建设。

龙山村的发展一度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外流等发展制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龙山村两委经过深入调研,决定结合当地土地平整、自然气候条件良好的优势,积极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种植。

格宜镇龙山村党总支书记夏云盘:目前,我们利用上级专项资金,以村企联建方式,建成大棚30亩,正在建设170亩。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云南万蔬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返乡创业种植蔬菜,同步建设一个蔬菜分拣中心,形成家门口务工车间,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务工收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龙山村坚持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坚持“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的原则,突出重点发展蔬菜产业。目前,龙山村露天种植的175亩茄子和30亩大棚茄子已经挂果,预计实现产值205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

格宜镇龙山村党总支书记夏云盘:下一步,我们村计划流转土地800亩,形成一个1000亩左右的蔬菜连片种植基地,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引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种植蔬菜,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土地流转挣租金,务工就业挣工资,合作社分红挣股金,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格宜镇将继续发挥平整的土地资源条件、紧邻杭瑞高速的区位优势,紧抓北京新发地(宣威)国际绿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暨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契机,聚焦规模效应、优化产业模式,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发展能力,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文图:赵雄飞 田梅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