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创新开展“百千万”医疗服务,通过“百名专家下沉、千名医护入户、万家健康敲门”三项举措,精心构建起“专家驻点+基层巡诊+入户服务”的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致力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医疗服务高效延伸,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需求。
百名专家汇宣威,优质资源到家门
坚持以“组团式”帮扶强基础,以“云会诊”协同破壁垒,以“传帮带”培养育人才,积极构建“技术下沉、资源共享、人才扎根”的医疗帮扶新格局。一是“组团式”帮扶,提升全市综合诊疗实力。整合三甲医院的百名专家资源,与上海三级医院建立医疗卫生协作机制结成对口帮扶关系,与云南省、曲靖市三甲医院组建涵盖“心血管、儿科、骨科、慢病管理”等领域的58个专家团队工作站及58个专科联盟签署合作协议。各学科专家深入宣威开展驻点帮扶,扎根临床一线,通过现场坐诊、手术示教以及病例讨论等方式传授先进理念、破解医疗难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二是“云会诊”协同,打破地域医疗壁垒。建立“市—乡—村”三级远程会诊系统,基层医院患者无需长途转诊即可获得上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意见,促进多学科协作的同时,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复杂病例的诊疗质量。2025年1—6月,累计开展远程会诊100余例。通过实时视频交互、医学影像共享,不仅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患者就医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基层的医疗水平,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断能力,推动了医疗技术下沉。三是“传帮带”培养,锻造基层医疗人才。持续开展“千名医生下基层”行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结对方式培养基层医疗骨干,全面强化基层综合救治能力。2024年以来,宣威市3家市级医疗机构已向25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87名医务人员下乡帮扶,实现了市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帮扶的全覆盖。帮扶人员轮流坐诊,带领开展病例研讨,手把手传授诊疗技术,不仅为辖区患者提供“家门口”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也进一步推动卫生院发展进程。宣威市海岱镇卫生院外科团队在市一院麻醉科王瑞丽医生的帮扶下,5月份成功完成一例“复杂创伤性锁骨骨折合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千名医师下基层,织牢健康防护网
创新“三化”健康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以“家庭化”签约实现精准服务,用“流动化”巡诊覆盖偏远地区,通过“数据化”监测守护群众健康,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健康保障体系。一是“家庭化”签约,提供个性健康服务。以乡镇卫生院为核心,组建了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卫人员”构成的839个家庭医生团队,与60.57万人签订服务协议。这些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点单式”服务,将健康服务精准送到百姓家中。目前,宣威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重点人群,截至6月底,宣威市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47.83%;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70.74%,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70.81%,有效控制了慢性病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流动化”巡诊,关爱偏远地区群众。通过开展常规性义诊的方式,利用乡街赶集等地方特色,依托常规便携的医疗设备,不定期巡回偏远村寨开展义诊活动。截至2025年6月底,宣威市26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基层义诊活动共计51场次,为2万余名群众提供白内障筛查、妇女“两癌”筛查、肺癌早筛及各类常见病的健康咨询服务,累计发放宣传册1.4万余份,发放免费药品300份,计生用品2万余份。针对检查出特殊病情的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建议、后续随访管理及治疗费用减免政策咨询等服务,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三是“数据化”监测,实时守护群众健康。HIS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技术对接”,共同构建“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HIS系统提供临床诊疗数据支撑公卫管理,公卫系统则延伸健康服务到社区,形成“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健康管理闭环,推动“医防结合”的智慧医疗模式。通过数据共通共享整合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监测到慢性病高危人群、特殊人群异常指标,孕产妇未建册、未按时产检,0—6岁儿童疫苗接种逾期等信息便会自动推送预警,村(社区)医生根据预警情况适时对患者开展健康随访。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预警提醒47万余人次,为群众的生命健康筑牢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健康敲门送万家,服务群众零距离
做好健康保障“三举措”,精准摸排建档,实现健康管理全覆盖;兜底帮扶减负,筑牢因病返贫防线;普惠宣教强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构建多层次健康守护体系。一是“精准化”摸排,制定个性健康方案。发动村医、网格员深入千家万户,敲门入户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目前已累计建立126.3万份。同时,精准标记出失能老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重点人群28.93万人,并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定制个性化服务包。比如,针对偏远山区留守老人,提供“送药+基础检查”的贴心组合服务,让他们在家中就能得到全面的健康关怀。二是“兜底式”帮扶,不让一人因病返贫。对2.4万名脱贫人口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额兜底政策,确保脱贫人口看得起病。组织专家入户筛查大病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截至5月底重点监测对象大病患者救治9816人,救治率为100%。三是“全民性”宣教,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在各乡村开设“健康课堂”,实行“健康赶大集”,利用农村赶集等人群聚集场所开展宣教活动;通过村委会大喇叭,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急救技能、慢性病防治等知识,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已制作17期《健康宣威》电视节目在宣威电视台播出。围绕群众重点关心健康问题,打造32个“健康科普”短视频,通过官方公众号、视频号、社群矩阵等新媒体平台多维度传播,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健康知识宣教体系,有效提升健康科普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百千万”医疗服务模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宣威市卫生健康局将持续深化“专家下乡、医生进村、健康入户”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预防在基层”的健康新愿景,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文图:陈思琪 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