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倘塘镇:“小作坊”带动“大就业”
发布人员:杨燕
发布时间:2025-04-09 09:45:13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12684

近年来,宣威市倘塘镇大力推进乡村作坊建设,鼓励引导致富带头人、各类经济组织通过利用农家院、建设厂房等模式兴办小作坊,吸纳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不断拓宽致富增收门路。

▲倘塘镇润雅豆腐坊村民制作黄豆腐

在倘塘镇润雅豆腐坊,数名村民正在加工黄豆腐。2017年,在外打工20多年的秦成斌夫妇回到家乡,利用自家房屋改造建成这个豆腐坊,带动了1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了照顾老人子女和务工增收补贴家用的互利双赢。

倘塘镇润雅豆腐坊负责人秦成斌:我的黄豆腐一年能卖八九十万元,能带动身边村民十一二个人就业,人均年收入都是在3万多元。下一步,我想扩大自己的厂房,带动更多的村民把我这个黄豆腐做得更大些。

倘塘镇倘塘村村民朱兴秋:我以前在厦门打工,特别是娃娃也管不着,娃娃一生病特别着急,于是就辞职回家,来在这里做豆腐,做豆腐一月有2000多元,也很高兴,娃娃老人也管得着,家里也管得着。

▲倘塘镇旧堡村南瓜加工坊村民加工南瓜

倘塘镇旧堡村村民李再伦多年来一直为云南嫩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运送原料。去年,他和这家公司合作,建立洋芋、南瓜等初级加工厂。

倘塘镇旧堡村南瓜加工坊负责人李再伦:我们是订单生产,货源比较稳定,现在是农忙时节人少一点,农忙结束以后每天在六七十人左右,今年预计生产1500吨,支付工资40万元左右。

▲倘塘镇旧堡村南瓜加工坊村民加工南瓜

由于洋芋片、南瓜条加工工艺简单易学,生产流程安全便捷,学习半天即可轻松上手,有效解决了村民顾家务工“两头跑”的难题。

倘塘镇旧堡村村民孔敏香:在这个厂干活是计件,做得越多收入就越高,一个月三四千元,做的时间长了,技术好了,拿的更多。

目前,倘塘全镇有黄豆腐、洋芋、南瓜、火腿等加工作坊520余家,常年带动5000余人就业。小作坊已经成为倘塘镇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乡村“小作坊”成就了更多当地群众就业“大民生”。

倘塘镇副镇长段娅: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技术指导、政策帮扶、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小作坊做优做精做强,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倘塘镇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图:赵雄飞  李学龙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