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务德镇依托沪滇协作机制,充分利用自身土地优势和区域优势,全面深化协作,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务德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特色产业成为农户增收致富重要产业。
建设好“五个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024年务德镇沪滇产业园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050万元,建设鱼类养殖、鱼菜共生、肉牛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4个项目,其中鱼类养殖基地和上坪肉牛养殖基地已经建成投产,鱼类养殖基地养殖的虹鳟鱼等产品远销广东、上海等地,全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上坪肉牛养殖基地养殖规模已达200余头,产值50万元。鱼菜共生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两个项目将于12月底完工,建成后可通过带动农户散养,企业回收的方式带动农户增收。北片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预计明年5月开工,项目建成后受益农户可达2450户8049人。
理解好“五次调研”,推进产业精准施策
为保证沪滇协作项目在务德落地,沪滇项目代表先后五次到务德进行调研,对项目选址、建设内容、运营情况、项目后续发展等进行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是在肉牛养殖和鱼类销售上提供了帮助,有效解决了当前企业存在的困难。目前,务德镇在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也引进适应性强的肉牛、虹鳟鱼等优势品种,实行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平衡好“五个收益”,扩大产业发展效果
随着沪滇协作项目在务德落地发展,收益也慢慢丰富起来。项目周边农户可以通过在厂区务工、个体经营、售卖原材料等方式增收,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6万元,“群众收益”越来越好;鱼类养殖、鱼菜共生、肉牛养殖等项目的落地实施,不断吸引企业到务德投资建设项目,“营商环境”不断改善;项目运行后,每年向村集体支付租金,沪滇协作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20万元;项目建成运营不断扩大务德的产业优势,虹鳟鱼、肉牛、野生菌等产品在宣威市内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务德“产业品牌”越来越有知名度;项目建设还带动了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鱼菜共生项目养殖出的虹鳟鱼可在特色农产品加工车间加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务德“经济活力”整体提升。
把握好“五个机遇”,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务德镇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精准把握发展机遇。抓好“沪滇协作机遇”,不断优化协作方式,提升协作成效,充分利用沪滇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务德经济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机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大镇向特色产业强镇转型;抓好“家门口务工车间机遇”,瞄准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建成后在本地招工,切实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并有效帮助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务工,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抓好“产业转型机遇”,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通过给企业提供养殖原料或者农户散养的方式进行合作,不断壮大养殖业、加工业,提升原材料附加价值。抓好“一村一业”机遇,通过出租土地、文旅带动、抱团发展等方式,将务德特色产业资源整合起来推向市场,不断打响务德产业品牌。
文图:杨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