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弘扬优良家风,发扬家庭美德,能够促进家庭和睦,建立良好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水镇多乐村委会宁式家族,来听听他们一代代人在良好家风的传承中形成的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良好品质。
刘云阔在家里打理花草
经过昨夜一阵小雨后,清早的阳光明媚,落水镇多乐村委会村民刘云阔在家里打理花草。今年已经68岁的刘云阔平时除了含饴弄孙,种草养花外,最注重的,就是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培养。
落水镇多乐村委会村民刘云阔说:“让该读书的好好读书,该种土地的好好种土地。弟兄八个,读书出去了四个,还有四个在家。大家团结,从来不会跟人家吵闹。”
刘云阔和邻居聊天
刘云阔有7个弟弟,全部加起来有20多个小家庭、40多口人。在他的理念里,不管几岁都要尊老爱幼、和睦邻里。
落水镇多乐村委会村民刘云阔说:“有事时,隔壁邻居不用喊,都来帮忙,这样的社会风气比较好。教育下辈,村子里面有什么大小事务,红白喜事,就要去帮忙。”
宁德玉和家人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这是今年60岁的宁德玉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上一代的影响下,他始终谨记家风家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孝老、敬老。
落水镇多乐村委会村民宁德玉说:“谈到孝心就是各人根据各人的条件,各尽其心、各孝其心、各尽其能。在赡养上毫不容辞,对待老人上,前期老人生活还能自理的时候,基本都是住在我这里,早晚都是我们在照看,早上起来要喊喊,晚上回来要看看,有时候太晚了回来,要看看睡着没有,被子给盖好了。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子女的关怀,虽然老人没在了,但我们弟兄姊妹都觉得问心无愧,都尽到孝心了。”
宁德玉一家一直秉承着老有慈心、小有孝心,心存善念、俭以养德。
落水镇多乐村委会村民宁德玉说:“我父亲母亲言传身教,有好多衣服穿了已经旧了,但舍不得丢掉,洗洗折起来摆着。要勤俭节约,该用必须用的就要用,不该用的不该浪费的一分钱都不要浪费。”
从刘云阔和宁德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家风对他们个人成长影响至深。好家风、好家训在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的同时,还影响周围人的思想观念、处事方式和品格修养,能让更多的家庭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睦邻里、美丽乡村建设,让千家万户的好成就国家的好、民族的好。
落水镇多乐村党总支副书记宁德国说:“家训是族人修身齐家处世为人之重要规则,八条家训,条条要紧。家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好的家训是能使一个家族持久不衰的一个支柱,所以我们家族都要求后辈子孙以家训为主,代代传承,把好的家训传递下去,让后辈子孙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注重优秀家风、优秀家训的传承与创新,积极借鉴吸取优秀文化、社会传统家风中营养元素,才能真正把家庭建设成家教好、家规严、家风正和家味浓的“健康细胞”,让向上向善的共同理想、信仰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宣威市妇联主席邱娅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强调,我们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现在的家庭结构已经由原来的几世同堂裂变为最小的单元,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小,宣威市妇联就想通过家庭教育宣传月各项活动的开展,引领广大家庭涵养好家训、传承好家风,让崇德向善的理念和信仰能够代代相传。”
记者:田琳 陆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