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食堂藏人间烟火,一餐热饭尝温情暖意!”宛水街道聚焦辖区内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做饭难”“吃饭难”“吃饭愁”等问题,从发展养老助餐服务入手,在宣电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让大家在家门口的大食堂畅享幸福“食光”。
5月30日宣电社区的幸福食堂正式开业,当天上午九点多,这里的厨房就忙碌起来了,工作人员们忙着择菜、切菜、炒菜,居民们也陆陆续续来到食堂,围桌闲聊,等待开餐。
曹桂荣VS凌则森:
曹桂荣:老头子,中午了,走我们去吃饭啦!
凌则森:好,慢慢走。
80多岁的凌则森、曹桂荣夫妇也从家里出发准备去食堂吃饭了。
记者VS曹桂荣、凌则森夫妇:
记者:奶奶,你们去幸福食堂吃饭远吗?
曹桂荣:不远不远,5分钟就到了。
记者:那你们吃吃还打算去干嘛?
曹桂荣:吃完我们在小区转一圈,慢慢地走,这样有助于消化,然后觉得舒服了就慢慢地回来。
很快就要到开饭时间了,食堂里面的老人越来越多,饭菜也被陆续摆上了餐台。
宣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婷:现在是上午的11:35分,距离正式开餐还有5分钟的时间,今天是幸福食堂正式开业的第一顿饭,今天准备了三荤七素,外加还有各种咸菜、粥和水果。由于我距离这个保温餐台比较近,所以一直闻到这个饭菜的香味!
肥瘦搭配的宣威小炒肉、软烂入味的红烧肉、软弹清爽的蒸鸡蛋、清爽解腻的炒青菜、软乎鲜亮的炸洋芋......一道道美味佳肴陆续“亮相”,大家有序拿着餐盘开始打菜、打饭,再搭配上可口的咸菜,这样热乎、丰盛的一餐饭就开吃了。
【同期声】宣电社区居民 钱家学:饭菜很好,我们吃着很可口,就适合我们老年人来这里来吃了。
【同期声】宣电社区居民 高曙:我们老两个现在也老了,条件允许,所以也就在这里来吃了。有些时候几个老人来吃饭碰在一起唠唠家常、互相问候一下,因为有些老人没有吃饭这个时间,大家还碰不到一起,有这个时间,大家在一起吃吃饭,互相聊几句,经常见面大家都很欣慰的。
【正文】食堂采取公办民营、社区监管的模式运营,以“营养均衡、口味适老”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营养健康的餐食和温馨的服务,让辖区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享”,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乐趣与幸福感。
【同期声】宣电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 刘兴华:我们都是三荤七素,外加咸菜、汤、水果这些。我们收费标准是60岁以下是13元,60到70岁的是10元,70到80岁的是9元,80到90岁的是8元,90岁以上的免费。特殊人群来就餐我们也是免费。我们都是根据老人、小孩用餐需求,做的饭菜都是稍微清淡一点的,米饭都比较软。我们都本着新鲜的食材、价格优、环境美、暖民心的宗旨用心、用情地服务好每一位来吃饭的家人!
【同期声】宣威市宛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郑仕辉:现阶段,我们的幸福食堂可同时满足110人的就餐需求,食堂餐桌椅采用适老化设计,原料新鲜、菜品丰富、环境优美,现已开通了上门送餐、提前订餐、预留备餐等相关服务。
下一步,宛水街道将继续探索、丰富幸福食堂的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农民工大哥、大姐等户外的劳动工作者提供便捷、亲民的爱心就餐服务站点,将围绕群众需求,结合社区实际,形成以居家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的居家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正文】“汤汤水水,有滋有味!”在这间温馨的食堂里,每一餐饭都承载着家的味道,这里的老人们将继续在这里开心享受每一餐烟火,安心畅享每一个朝夕!
记者 卢婷 王菲 通讯员 张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