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来清茶香,又到春茶采摘时。随着气温回升,位于宣威市普立乡戈特村委会深山里的大树茶也迎来了采摘黄金期。
走进普立乡戈特村委会的400亩茶园,漫山的茶树纷纷探出绿芽,芽叶肥硕、色泽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根据节令气候,村民们正在采摘春茶,整片茶园一年可以采摘2500公斤鲜叶。在茶林深处,村民们手指翻飞,一捏一掐,一芽两叶,熟练地将一片片嫩绿的茶叶采摘下来放入筐中,山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戈特村委会由于地势较窄、海拔落差大,种植农作物成本高,因此不少村民的土地都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种植了茶树,闲暇时村民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每天按照采茶量获得收入。村民王琼芳近段时间每天都到茶园采茶,她说:“家里三亩地都在坡地上,很窄不好耕种,我就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茶叶,我每天来茶园采茶,十块钱一斤我可以采14、15斤。”
据了解,戈特村拥有良好的茶树资源,400余亩茶园中有大树古茶120亩,小灌木老茶100亩,新栽茶树180余亩。其中树龄200年以上古茶树80株,100至200年树龄的140株,60至100年树龄的180株。
“杀青采用抛、撒、闷三个工以来结合,抛的目的是把茶叶快速抖开散发水分,闷是让茶叶彻底的炒制熟透,防止出现红梗的现象.最后是撒,在火温降低的时候,让茶叶稍微的聚一点香气。普洱茶有工艺要求,它的甜度是本底,和生长环境有极大的关系,生长环境越生态越好,工艺可以让这个茶叶的香味充分爆发出来。”这几天,合作社聘请专业制茶师到戈特制茶所现场教学,教村民和茶农正确的炒茶技巧,进一步提升村民和当地茶农的炒制手艺。
戈特村生态优良,常年雨雾较多,光照适宜,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茶园里林茶草木共同生长,使得病虫害情况相对较少,茶树不需要播撒农药化肥,更加绿色、安全、健康,制作出来的茶叶具有条索紧实肥硕、色泽墨绿油润、全芽披毫、汤色橙明透亮、茶味浓厚回甘等特点。
2019年,在普立乡党委政府的带动下,戈特村成立了宣威市特丰惠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有机茶产业。村民将自家茶园流转给合作社全面管理,形成了从种植、管护、采摘,再到研发、加工、销售多元一体的发展体系。有了专业、精准的制茶手艺,合作社茶叶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也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切实做强绿色产业、做优绿色产品打下良好基础。戈特村党总支书记浦绍贤介绍:“下一步我们村加强对茶树的管理,定期疏花疏果,修枝剪叶,提高茶叶产量,同时建设一个高标准制茶所,开展精细化炒制,打造茶叶品牌,助农增收。”
接下来,普立将不断提高茶产业加工技术,增加戈特大树茶茶叶加工品类,完善相关茶叶生产加工基础设施,保障茶产品质量。同时,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合理布局茶产业,科学植入茶文化,茶区依托景区出特色、提品质,将茶区变景区、茶山变景点,大力实施“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茶旅融合发展思路,打造生态茶业链,让茶叶变“茶业”。
记者:田琳 赵雄飞 通讯员:柴正锋 朱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