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杨柳镇:深挖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乡村文旅示范点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3-11-24 17:02:58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53643

近年来,宣威市杨柳镇依托自身文旅特色,注重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构建特色文化体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优势,打造一系列精品景区,建设特色乡村文旅示范点。




杨柳是宣威的北大门,素有“入滇锁钥”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民风独具特色,拥有中国山歌之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渡关驿道、省级旅游小镇、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30佳最具魅力村寨”“传统村落保护”等称号,入围“2014中国最美村镇”200强,文化保护名录多达27处。境内还拥有西南五省最大的摩崖石刻“山高水长、水流云在”;有“桃溪泛锦、翠屏积雪、飞虹立宁鹤、诸葛大营、云山石路、苦竹盘根、乌龙钻箐、葆元洞天”可渡八景,其中桃溪泛锦、翠屏积雪属宣威八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结合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杨柳镇依托火腿庄园项目,在传统古村落荷花村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目前,河滨步道及部分农房改造已完成,正在进行火腿洗晒场建设、传统古村落民居外立面保护修缮等工作。待年底完工投用后,预计每年将会带动旅游增收200万元以上。立足山歌特色,杨柳镇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每年举办一届杨柳山歌节,以山歌为媒,持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杨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今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杨柳山歌节,今年举办的杨柳可渡河畔赛歌汇活动,吸引各地游客以及群众共计3万余人参加。


杨柳镇宣传委员赵丹:近年来,杨柳镇聚焦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紧盯全域旅游目标,围绕“一核两心”“两线一带”“三片区”发展思路,夯实旅游基础建设;着力突出“中国山歌之乡”的“国”字招牌,举办九届杨柳山歌节;以精品示范村、泸滇项目、特色文化火腿庄园等为依托,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示范点。



此外,杨柳镇着力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围绕全域旅游思路,以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旅游点位为重点,在农文旅融合上持续发力,将文化互动游与乡村生态观光游统筹结合、系统推进。今年,在杨柳村沿可渡河打造100亩农旅观光采摘带,实施蓝莓规模化无土栽培,预计每年带动旅游增收50万元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历史文化名村可渡村的古建筑群,对可渡、关上、荷花、旧城四个古村落的村落形态、空间格局、建筑、民俗民风等进行全面保护,抓好古村落的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精品乡村。在重点区域、重要节点上做好乡村驿站、农家体验点、农村客栈布局建设,串点连线成片,让游客在镇域内感受到处处都是景、步步皆入画,以文化旅游为纽带,彰显文旅特色魅力。


杨柳镇宣传委员赵丹:下一步,杨柳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宣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吃深悟透“全域旅游”概念,将多处文旅、农旅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特色旅游路线,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内容上共同发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文旅产品和文旅活动,深挖本地历史文化内涵,讲好杨柳故事,打造好杨柳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名片。


记者:田琳 黄鹏 通讯员:王珑宇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