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宣威倘塘“稻”处好“丰”景
发布人员:马杰
发布时间:2023-10-27 16:04:32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53643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眼下,宣威市倘塘镇14000亩水稻进入成熟期,陆续开镰收割。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获水稻,确保颗粒归仓,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在倘塘镇茂宗村千亩水稻相连成片,放眼望去金色无边,微风吹过,稻浪起伏,“丰”景美如画。在种植户程章体的稻田里,串串稻穗颗粒饱满,把稻秆压弯了腰。他手拿镰刀熟练地收割着稻子,乐呵呵地说道:“我家今年种了一亩半左右,今年的稻子可好了!今天刚开始收,大概3天就能收完了。我这一亩大概能收到500公斤左右的稻子,产量比较好。我们自己都吃不完,收起来就去卖一些。”

好山好水出好稻,茂宗村依山傍水,土壤及气候都非常适宜种植水稻。目前种植的均为一季稻,并抛弃农药施肥改为使用有机肥,生产的大米米粒更饱满、营养价值更高。因此,茂宗村的大米小有名气,根本不愁卖。据介绍,周边的人们这季都会赶来购买当年的新米,不仅自己吃,还用来馈赠亲友,倘塘大米一直供不应求。

茂宗村党总支书记包崇艾介绍说:“今年我们村种植了1000余亩水稻,品种是以云粳43和滇和优615为主。前期技术人员都到田间地头去指导农户种植。从种植到收获都不用一滴农药,全部都用有机肥,是实实在在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丰收期,今年气候好,预计在11月初左右能全部收完。”

倘塘镇种植水稻已经几百年了,种植技术较为成熟,全镇下辖18个行政村全部开展水稻种植,今年在新乐村又完成了600余亩“旱改水”土地整治工作,让“旱地”变“肥田”,让“良地”变“粮地”。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切实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

近年来,倘塘镇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点和产业优势,把发展水稻等作物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下力气做好农业科技大培训、技术大推广,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年倘塘镇水稻产量与质量稳固提升,实现了“丰收”新局面,为全镇水稻丰收、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王舒楠

通讯员:李章彪 李学龙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