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车间建在“家门口” 群众端稳“致富碗”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5-10-30 11:29:11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3706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不用外出奔波,每月稳定收入几千块!”如今在宣威,越来越多群众的增收愿望照进现实。今年以来,当地通过完善就业服务、盘活资源、扶持创业等举措,推动8万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用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托起百姓致富希望。

  42岁的复兴佳园居民包云芬,曾因两个孩子在外读大学面临不小经济压力。得益于复兴街道统一组织的招工与技能培训,她在家门口的服装厂找到了工作,如今已稳定就业四年多。“我是从倘塘搬迁上来的,在这里上班能兼顾孩子,每月工资能拿到3000块左右,还学会了服装加工的手艺,日子越过越踏实。”包云芬笑着说。

  同小区的搬迁户秦东旭,也通过“家门口的机会”改变了生活。2021年,他想创业改善家庭条件,却因选址、办证、启动资金等问题犯了难。了解到他父母残疾、无法外出务工的特殊情况后,当地政府主动伸出援手,不仅为他提供无息小额创业贷款,还减免了部分房租。如今,秦东旭的创业项目不仅让自己实现增收,还带动了周边几名群众就近务工。

  两人的经历并非个例。为让更多群众端稳“致富碗”,宣威市聚焦劳动力就业需求,通过深入基层、车间、园区摸清劳动力底数与闲置资产情况,盘活资源新增就业岗位;同时收集就业堵点问题,推动财政、人社等部门协同发力,解决企业审批、融资难题,并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提升就业能力。


   在此基础上,当地不断完善就业渠道:搭建零工市场满足灵活务工需求,扶持霖森农业等本土企业扩大用工规模提供就近岗位,让不同需求的劳动力都能找到适配的就业机会。以复兴街道为例,通过实施“十个一批”就业举措,当地已切实解决劳动力就业困难、未就业、返乡回流等问题,就业率达到93.06%。


  下一步,宣威市将进一步探索就地就近就业新路径,计划建立“市级零工市场—乡镇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并开展政策进企业、培训进企业、服务进企业行动,持续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水平,助力群众舒心就业、就近就业、幸福就业。


记者 张黎立 卢婷 通讯员 高瞻 李继升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