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杨柳镇:千年驿道焕新彩 文旅融合促振兴
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5-10-24 09:05:08
来源:
浏览次数:7765

头图GIF.gif


乌蒙山脉,可渡河畔。青石板铺就的可渡关驿道蜿蜒穿行,深浅不一的马蹄印痕里沉淀着两千余年的岁月沧桑。如今,这条被誉为“滇黔锁钥”的南方丝绸之路遗迹,在农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焕发新生,成为杨柳镇乡村振兴的“活力动脉”。

 守文脉,筑牢古驿道保护根基

 可渡关驿道始建于先秦,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驿道遗存。杨柳镇以“守护为先”筑牢文脉根基,日常严格落实文物巡查制度,定期开展消防检查与演练,同步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训讲解,将摩崖石刻、南北关门、古戏楼等遗址串点成线,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线路,让游客踏石就能读史,触景可感千年。

 赋新能,拓宽历史文化活化路径

 依托“中国山歌之乡”品牌,杨柳镇连续九届举办山歌节,每年开展山歌培训,让杨柳山歌传唱不息。驿道旁村民即兴对唱,集市上山歌互动成标配,游客可亲身参与“以歌传情”;农历二、六乡街更是热闹,杨柳干酸菜、豆面条、黄粑等非遗产品齐聚,让游客在烟火气中寻味乡愁,让传统文化从“静态陈列”变为“动态体验”。

创场景,推动传统技艺产业延伸

杨柳宣威火腿庄园以“传统与现代共生”为核心,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古戏楼前非遗刺绣展示,火塘驿内驿道故事讲述,可观可听;手擀面、青麦仁碾针、干酸菜及火腿腌制等技艺可亲手体验,咖啡果茶、土菜餐厅等现代业态与之相融;戏水河滩孩童嬉戏,火塘书吧品茗读书,一动一静相映。同时,围绕“农旅结合”布局采摘经济,在庄园周边及村落沿线规划可渡番茄、富硒蓝莓、百香果、大树杨梅、软籽石榴等农业区块采摘园,让游客走进田间地头,可采摘可体验可购买,让秦道明关文化基因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绑定。

强基建,完善全域旅游配套体系

宣杨高速通车打破交通瓶颈,让闭塞古道变身旅游热点。杨柳镇顺势推进“一心、两核、三环三区”的空间规划定位,以交通动脉串联全域资源;同步升级配套设施,对荷花古村落开展两污治理、修缮街巷、清理河道、规整民居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同时,修葺采摘步道、新建生态停车场、实施光伏提水配套产业灌溉工程。如今,“白天走古道摘鲜果,中午品火腿尝风味,夜晚宿民宿听山歌”的体验闭环成形,全方位展现杨柳农文旅协同发展的魅力。

 从秦代金戈铁马到如今游人如织,从马帮驼铃到山歌悠扬,可渡关驿道以文化资本新形态,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当夕阳为翠屏崖镀上金光,青石板上的故事仍在继续,这条千年古道在农文旅融合中,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涅槃重生。




文图:赵丹  王珑宇

编辑:李艳琼

责编:符开红

监制:耿成榕

总监制:周开平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