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长辈——秋冬一到就咳嗽、咳痰,爬两层楼就喘得直不起腰?就像今天故事里的老杨,有30年烟龄的他,每到秋冬就被咳嗽气喘缠上,总说“老慢支犯了,扛扛就过去”。直到上个月的一个凌晨,他突然喘得像扯破布,被妻子硬拽去医院,才知根本不是“老慢支”,而是被称为“沉默杀手”的慢阻肺。今天,就让我们从老杨的故事里,认识这个易被忽视的“呼吸隐患”。
?老杨的好转让人欣慰,但现实中,还有很多人像过去的他,把咳嗽归为“秋燥”、喘气当作“老了”,硬扛着错过时机。慢阻肺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哪些信号要警惕?确诊后如何科学管理?接下来请专业人士为我们详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据《中国居民死因报告》显示,慢阻肺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起病极具隐匿性,发病初期只有轻微咳嗽或活动后气短,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肺功能可能已发生50%左右的不可逆损伤。

李娅提醒,肺功能检查是筛查和评估慢阻肺的关键项目。尤其建议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吸烟史≥20年、有慢阻肺家族史、长期接触粉尘或油烟的高危群体,每年定期做一次肺功能监测,早发现早治疗能延缓病情恶化。


除了规范治疗,日常防护与康复管理的细节,直接关系到病情控制效果。


李娅介绍,若慢阻肺患者出现症状加重、治疗效果不好等情况,医生会借助电子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病情,为救治提供帮助。此外,患者要是常夜间睡不好、白天嗜睡,要警惕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重叠综合征”,这会增加心肺风险,需通过专业监测诊断。这些诊疗手段与定期复查配合,才能更好管理病情。


通过专业人士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慢阻肺虽隐匿,但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主动预防、尽早发现。就像老杨,及时戒烟、遵医嘱治疗,就能重新找回顺畅呼吸。在此也提醒大家,别忽视反复咳嗽、活动后气喘这些“小信号”,定期给肺做“体检”,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呼吸自由,就从当下做起。
文/图:范景超陈磊
通讯员:母雪舞宁芳
编辑:范景超
责编:吴小学
监制:康隽轩
总监制:周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