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清风沃野绘“丰”景 监督护航“耕”基牢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5-09-26 11:07:20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738

           近年来,宣威市纪委监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政治监督重点,紧盯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惠民实效等关键环节,深化“室组地+部门”联动监督机制,有力保障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粮食安全筑基,为农民增收拓路。

           

           走进宣威市倘塘镇松林村,连片的玉米、烤烟长势喜人。村民马理乖正在田里忙碌,今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他结束了多年外出打工生涯,回乡安心种地。

           近年来,宣威市委、市政府把高标准农田项目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建立“市级抓统筹、乡级盯现场、个案溯源头”的工作模式,纪检监察部门深化“室组地+部门”联动监督,通过一线走访、实地查看、翻阅台账,精准“把脉”,推动解决了松林村因交通、水利落后导致的耕作难等一批典型问题,让坡坡”变“金窝窝”。

           

           项目建设不仅打通了路,更引来了水。在各级各部门的协作支持下,整合资金建设的松林口子、王家冲片区项目顺利完工,特别是光伏提水工程,让清澈的江河水“零电费”上山入村,惠及9个村民小组5000余人,水价大幅下降。

项目建设既看进度,更重实效。通过对全市104.8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拉网式”排查,对2019年以来127个项目逐一“过筛子”进行全方位体检。有效整治了“管网见管不见水、水池未装水、管涵不达标”等15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彻底突破了热水镇关营村海坝和宝山镇海西村坝子等“十年九淹”区域的治理瓶颈,修建排灌渠34公里,让“冷浸坝子”变身高产良田。


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守护粮食安全。为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防止“重建轻管”,宣威市聚焦前期项目实施、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尤其注重后期管护、惠农实效等长远性问题,确保每一寸高标准农田都成为丰收田、民心田。目前,宣威市已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规划设计、质量安全、建后管护等关键制度。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产业兴、农民富”的现代乡村“丰”景图,正在清风沃野间徐徐展开。


记者 张黎立 卢婷 通讯员 高瞻 李继升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