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山坡地 今朝“致富果” ——宣威海岱镇岩上村山楂产业铺就振兴路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5-09-26 09:55:36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984

金秋时节,宣威市海岱镇岩上村的庆武家庭农场山楂种植基地里,红彤彤的山楂果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林间忙着采摘,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这个地处两省三县结合处的边远高海拔村落,正以480亩山楂园为支点,让昔日闲置的山坡地蜕变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希望田”。


岩上村虽位置偏远、多山坡地,却有着“海拔高、温差大”的独特自然优势。2020年下半年,庆武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庆武看中这一条件,在此开启山楂种植之路,从最初的120亩逐步拓展至如今的480亩规模。“山楂喜欢高海拔环境,这里的气候能显著提升果实品质。”刘庆武介绍,目前种植的山楂树尚处幼龄期,产量有限,预计7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3吨左右。


   依托“自产自销”模式,岩上村的山楂已打开市场销路,在昆明批发市场设有专属店面并取得营业执照。更重要的是,山楂产业为当地及周边群众搭建了稳定的就业平台。“日常用工七八人,施肥打药时需20余人,采收期当前每天用工三四十人,丰产期预计将达百余人。”刘庆武表示,务工人员中女工日薪80元、男工日薪100元,月均收入可达2000余元,有效盘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作为海岱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缩影,岩上村山楂产业凭借适应性强、管理成本低、市场需求大、产业链长等优势,展现出广阔前景。刘庆武透露,待产量稳定后,将推进山楂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从闲置山坡到丰产果园,岩上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着山楂产业持续壮大,这片红色果实将为海岱镇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记者 张黎立 卢婷 通讯员 袁皎 包广会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