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小市场”装着“大民生” !新建集贸市场 勾勒民生 “幸福卷”
发布人员:马杰
发布时间:2023-10-24 11:06:54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52413

集贸市场关乎千家万户,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反映民生福祉的重要窗口。“小市场”装着“大民生”,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新建的凤凰街道集贸市场,让辖区居民的“菜篮子”拎出了幸福感。

10月20日,位于凤凰街道河东社区的集贸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天,是当地逢六赶集的日子。一大早,摊主吴美艳就赶到集市,收拾好摊位,等待开张生意。不一会儿,摊位前就围过来几位顾客,仔细挑选起来。

吴大姐手里拿着菜感慨道:“自从建起来这个集市真是太方便了。我们之前卖菜要去隔壁的其他街道,或者是去城里面,带着东西到处跑还是不太方便。现在呢我家就住在这附近的小区里,过来摆摊很方便,生意挺好的,收入也还可以。”

赶集是广大农村的传统贸易形式。在宣威市多个乡镇街道,这一习惯一直沿用下来,各个赶集点约定俗成地将赶集日子错开,商贩们可以在各点从容周转。但在过去,商贩们大多聚集在马路周边经营,不仅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卫生脏乱差等问题,而且由于未统一规划赶集时间及地点,商贩们出摊时间不固定,辖区居民在购物时也较为困难。

近年来,凤凰街道抓住沪滇协作项目的契机,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在人口较为聚集的河东社区新建了凤凰集贸市场。

凤凰街道河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高有华介绍说:“凤凰集贸市场是2022年争取产业发展资金100万,沪滇协作项目150万建设起来的。总占地7亩,有12个铺面,160多个摊位。目前我们成立了市场管理小组,严格按市场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并且积极争取在下个月把公交车开通,让交通更加便利。”

集市为商贩们搭建了钢架棚,按区域规划了摊位,安装了水电,并安排专人管理维持秩序。自规范赶集场所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贩从马路市场走进新修建的正规市场。

此外,由于河东社区处于凤凰工业园区中心,大部分土地都被周边铁路、工业等规划建设所占用,传统种植产业因场地受限也较难发展。“等不是办法,做才有希望”,为壮大集体经济,河东社区转头开始往商业方向发展。

“我们从2019年就把整个社区的固定资产盘活,预计这个市场在20241月开始收费之后,每年纯收入达到20万左右,而且我们摊位费收起来都属于集体经济。”高书记兴奋地介绍道。

新建的集贸市场,既方便了群众购物,又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更壮大了集体经济。在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兜起了幸福感满满的“菜篮子”“米袋子”和“肉盘子”的同时,也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又一步。



记者:王舒楠 马杰

通讯员:张纾菡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