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不断加强烟叶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集中智能电烤房建设,全面提升烟叶烘烤质量,为“绿烟叶”注入“含金量”,助力烤烟产业走上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让烟农省钱又省心。
烟农分类编烟
目前,全市烟叶烘烤进入高峰期。在热水镇营沟村烟叶烘烤工场里,一车车刚从烟地里采收的新鲜烟叶运到烤房前,各家各户分类编烟、装入烤房,技术人员正通过预留窗口查看烟叶烘烤变化情况。
热水烟叶站烘烤主管朱颖勋:电烤房是目前最先进的烟叶调制设备,只要采摘成熟度达标的烟叶,做到采摘的鲜烟叶与电烤房的容量相匹配,就能将烟叶烤好。温湿度控制技术也是关键环节,要严格控制好温湿度的变化,合理设置烘烤工艺,正确操作通风系统,控制通风速度,才能保证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种烟收入。
烟农分拣烟叶
传统的土烤房烘烤烟叶,存在着燃料需求大、烘烤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帮助烟农解决烘烤“难题”,去年,热水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新建30座智能电烤房,有效解决烟叶烘烤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为烟叶烘烤注入“绿色动能”。
热水镇营沟村烟农胡顺江:传统烤房烧柴烧煤,还需要24小时添加煤炭,烤后烟叶有好有坏。现在用电烤房通过智慧烘烤设备烘烤,能精准控制温湿度,烤出来的烟叶颜色好、质量也好,省时省煤又节省钱。
技术人员查看智能电烤房烘烤效果
智能电烤房升温灵敏、节能环保、烘烤损失率低。在智能电烤房闲置期间,通过精准调节温度湿度,还可以用于冷藏菌种、存放粮食、水果等,实现“一房多用”。
宣威烟草分公司烘烤师符宗伟:今年,宣威市尚营合作社投入使用电烤房30座,每座每季烘烤6炉可烘烤干烟叶3吨,与生物质颗粒烤房相比,每座每季节约成本1050元,30座共节约31500元。电烤房烘烤烟叶更专业,工艺更精准,有效解决了烟农烘烤质量不均衡、烘烤成本偏高等问题,既提高了烟叶的质量,也为烟农节省了时间。
下一步,热水镇将进一步完善烤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烤烟产业提质增效。同时,采取“烟草+合作社+村集体+烟农”的模式,有效链接村集体和烟农利益,实现精准化管理、商品化烘烤,不断为绿色烟叶注入“含金量”,让“金叶子”装满烟农的“钱袋子”。
文图:赵雄飞 杨祖恒 赵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