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沉香:1912年,钱屯古庙的晨钟叩开榕城教育的第一缕曦光,私塾教育的春雷在四大姓氏的墨池中流淌成河。当新时代的曙光漫过云岭,这座承载着百年文脉的学府,在1950年的春风里蜕变成蝶,化身“宣威市榕城镇望城小学”。她以“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的金色徽章为起点,将钱屯小学的质朴、耿屯的乡韵、周边厂矿子弟的朝气,如百川归海般汇聚成教育的星河。2015年深秋,当“宣威市人民政府宛水街道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的校牌映着银杏翩跹,这片3平方公里的书香沃土,已然生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梧桐。
青莲雅韵:在10656平方米的天地间,35方求知天地绽放着1771朵待放的花蕾。75位园丁以心血为露,其中25枚党徽如星子闪烁,61位高级教师织就智慧经纬,6位教育骨干撑起学科穹顶,更有2位宣威市人民政府津贴获得者以学术为灯,照亮2位学科带头人、6位宣威市名班主任前行的路。在这里,每个清晨都跃动着教育的诗篇:多媒体银屏流转智慧星火,科学实验室的试管盛满彩虹幻想,音乐舞蹈室的足尖划过云朵轨迹,图书角的纸页翻动千年月光。
云上琼楼:科技与人文在此相映成趣:计算机教室的代码如春蚕吐丝,编织着数字时代的锦绣;心理咨询室的暖语浸润待放花苞,绘就心灵的星图;而那间梦想教室,恰似童话里的水晶宫,让每个奇思妙想都能长出翅膀。球场上,篮球划过的弧线丈量着少年的豪情,塑胶跑道的红浪里奔涌着不息的青春。当特色大课间的红歌响起,整个校园便成了跳动的五线谱,将红色基因谱写成新时代的乐章。
德润芳华:“青莲文化”的清芳浸润每寸砖瓦,廉洁教育的露珠在宣传栏的绿叶上闪动,走廊墙壁流淌着品德的溪流;荣誉墙上熠熠生辉:从“全国红旗大队”的灼灼之光,到“云岭先锋 红烛育人”的燎原之火;自“绿色学校”的满庭芳菲,至“德育先进”的累累硕果……这里,每个角落都在低语教育的真谛——办公室网络织就知识经纬,美术室的调色盘盛满四季,音乐教室的音符化作白鸽,而那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正以青苗之笔书写着《悯农》新篇。
雏凤清声:当小记者们的镜头捕捉社会剪影,当诗词大赛的平仄激荡少年胸臆;看护鸥队的白羽轻掠过潇湘碧水,观体育节的彩绳舞动成青春图腾......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待展的画卷:他们在劳动实践基地的“青苗学堂”里触摸土地的脉搏,于校园广播站的“观察之窗”中聆听时代的跫音。那些艺术节上绽放的笑靥,那些实验室里闪亮的眼眸,那些图书角沉醉的侧脸,都在诉说着教育的终极浪漫……让每颗星星找到自己的轨道,让每朵花蕾绽放独有的风华。
百年学府,弦歌未央。宣威市人民政府宛水街道第三完全小学正如她所孕育的青莲,在教育的荷塘里亭亭净植,以知识为瓣,以品德为蕊,静待满池芬芳。
文图:王雪梅 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