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助力烤烟产业走上绿色安全、快捷高效之路,让烟农省钱增收又省心。近年来,宣威市大力推进集中电烤房项目建设,强化了烟叶配套设施服务项目。现在正是烟叶采烤高峰期,在热水镇营沟村委会烟叶烘烤工场里,一座座新建的智能环保电烤房已满负荷运转,烤房内的烟叶已由绿色变成了金黄色。
在营沟村集中电烤房区,烟农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车车刚从烟地里采收的新鲜烟叶运到烤房前,各家各户分类编烟、装入烤房。电烤房前,技术人员朱颖勋正通过预留的窗口查看烟叶烘烤变化情况,根据观察情况在控制面板上进行烘烤工艺设定。
在此之前,好多烟农还使用传统土烤房或分散密集烤房的形式进行烟叶烘烤,存在燃料需求大、烘烤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了帮助烟农们解决烤房“难题”,去年,热水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新建24座智能环保电烤房。现在,这些电烤房正发挥着降本增效的“正能量”。
据了解,电烤房相较于农家传统燃煤烘烤房,全程无废气、废渣排放,集中烘烤还具有节能减排、减工降本、控制精准、便于操作等优势。在烤房闲置期间,通过精准调节温度湿度,还可以用于冷藏菌种、短期存放粮食、水果等功能。
营沟烟叶烘烤工场烤房技术负责人朱颖勋介绍:“电烤房比传统烤房方便很多,实惠、环保,烤烟质量还好。一间电烤房每次可以烘烤烟叶500杆左右,24座电烤房同时开烤后,可以一次性烘烤烟叶12000杆,比烟农自家烘烤省时、省力,还减工降本增效,现在到了烘烤高峰期,每天都有烟农送烟来集中烘烤烟叶。”
下一步,热水镇将进一步完善烤烟基础设施,推动烤烟产业提质增效,采取“烟草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烟农”的模式,将村集体及烟农利益进行有效链接,提高集体经济和烟农收入,实现精准化管理、商品化烘烤,推动烤烟生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烤烟“绿叶”注入“含金量”,让“金叶子”装满烟农的“钱袋子”。
文图:杨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