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到宣威市霖森农业“头雁”基地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人员:杨燕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4:03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3300

“千名学子访头雁”是中国农业大学依托头雁基地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一日头雁的具体工作,与头雁展开面对面的交流,针对头雁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与人才双向赋能注入青春动能。


在宣威市霖森农业产业园,农业大学的8名学生正在进行一天的“顶岗实习”,沉浸式感受“头雁”,学习了解山桐子培育种植、富硒水果番茄种植采收,获得直观感性认识,掌握实践技能,了解“头雁”企业的基本运营模式,全方位触摸乡村产业脉络。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刘知乐 :在真实的这样的农业田间劳作中,我也感受到了我们走出课堂走出课本的重要性。田间的真实劳作和我们课本上面讲到的一些理论知识,还是会有一定差距的,我觉得农业从业者和农学生一定要有不怕吃苦、能够自己亲身体验在一线工作经验和一种精神,中国农业大学一直提倡学生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所以我们参加这样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贯彻学校给我们传达的一些这种精神和思想。

此外,8名学生还将采访一篇“头雁”故事,通过对话成为激励学子的鲜活教材,也让基地“头雁”引领产业、带动乡村的价值,借由交流传递给年轻一代,让学子跳出书本,真切理解乡村产业从种植到运营的全流程。同时,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为基地产业升级提供青年智慧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贾子扬:经过这几天我们的实践调查,我们发现这个公司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一个公司,它首先是我们全国第一个山桐子的这个培育中心,包括苹果的种植、草莓的这种悬浮种植,在这方面都是非常先进、全国领先的。我想我们未来几天我们做的任务就是我们要把这个企业的优势包括它的各个特点所在,我们要把它彰显出来。首先我们的计划是我们要为他画一个宣传的图册,包括它的内里的一些地形、它的分区,这方面我们要把它体现出来,其次我们想要拍摄一个宣传片,我们把它的独特的一个优势宣扬出去。

此次社会实践让基地成为“人才培养+产业宣传+精神传承”的多维平台。学子们带着知识而来,载着乡土感悟而归;基地借青春力量,传递“头雁”精神、展现产业活力,让基地产业借青年智慧迭代升级。

宣威市霖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继彪:同学们的到来,给我们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专业知识,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启发、一些关于文旅宣传的新思路、新想法。支持学生社会实践也是我们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能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同时也能为农业和农文旅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文图:杜星 徐章喜 董娜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