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 擦亮清廉落水“新名片”
发布人员:杨燕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3:46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3423

近年来,落水镇聚焦清廉建设要求,始终将“清廉宣威”建设十个专项行动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红廉”文化阵地建设目标,持续深入挖掘整理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全力打好廉洁文化建设“组合拳”,不断激活“廉动力”,筑牢“廉防线”,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走深走实。



坚持思想崇廉,筑牢学廉根基。一是理论学习培树“廉理念”。落水镇坚持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理论学习,通过干部职工大会、班子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廉洁文化建设等重要论述进行深入学习,推动党员干部系统掌握、贯通思考、学深悟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教育引导营造“廉氛围”。落水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学习,坚持理论学习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推动形成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浓厚氛围。以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为抓手,学习重温中共滇东北地委和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的红色故事,让党员干部在铭记历史、怀念先辈、传承红色记忆中,感受家国情怀,引导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吃苦耐劳,担当作为。今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8次。三是警示教育激活“廉动力”。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廉洁自律底线。同时深入挖掘本地警示教育资源,结合近年来镇内党员干部酒驾醉驾、参与赌博等典型案例,从原因剖析、数据说明、党纪党规、犯罪成本四个方面做到“面对面”以案释法,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提醒党员干部以案为鉴。2025年以来,共组织观看各类警示教育片3场次,通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3次,受教育党员干部400余人次。



坚持阵地育廉,涵养敬廉之风。一是强化阵地育“廉”。围绕“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目标和要求,持续在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建成“边纵”第六支队整编纪念碑亭、党史展室等红色教育基地,选优配强宣讲队伍,全力打造廉洁“沉浸式”教育点,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红色教育与廉洁教育同频共振,让“红廉”文化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情可寄。二是筑“红”校园扬“廉”。以“红廉承志、红廉砺行、红廉笃学”为目标,依托初级中学“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加大硬件投入,在学校门口设置红色文化宣传栏,利用黑板报、橱窗、墙报等将红色故事和图片、廉洁名言等进行宣传,帮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红色宣传墙、红色景观中浸润身心,接受红色教育熏陶和精神洗礼,厚植爱党情怀,坚定报国之志。



坚持活动倡廉,营造践廉氛围。一是初心守廉,共塑清风机关。以“迎七一、践初心、强信念、肃党纪”为主题,组织镇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光荣在党50周年”老党员等100余人,通过瞻仰“边纵”六支队整编大会会场遗址、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警示教育片、聆听廉政党课以及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形式,带领党员干部重温先辈艰苦奋斗的历程,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敢于斗争、砥砺前行、清正廉洁的奋进力量。二是童心向廉,共筑清风校园。组织学校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讲红色故事、读清廉诗词”“诵读经典共话清廉”、红歌大赛等活动,让“清廉之声”响彻校园。利用美术、书法、剪纸、手抄报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清廉作品创作,并在学校分板块进行展示,让“清廉之图”绘满校园,“清廉之花”开满心田。三是携手护廉,共建清风社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清廉社风,持续向农家书屋配送“红廉”文化出版物、放映“红廉”文化类公益电影、鼓励村民进行“红廉”文艺创作,全面擦亮家风底色、厚植乡风底蕴、涵养社风底气,让清风廉韵吹进千家万户。同时将“廉”元素融入村规民约,以多乐村为示范引领,依托宁氏家族文化,打造清廉祠堂,传承清廉家训,开展各类家庭教育宣传宣讲活动,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清廉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挖掘清廉典型,以家庭细胞“清廉”推动社会肌体“清廉”,共创建各级文明村8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50余户,选树平安家庭13503户。


文图:李咪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