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宣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守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筑牢安全底线,守护民生福祉
严守食品安全防线。监管食品生产获证企业165户、小作坊712户,食品流通经营户3455户,餐饮服务单位户4129户。完成食品生产许可申请5户,企业风险分级评定率100%。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344户次,完成各级食品抽检837批次。检查学校食堂658家次,整改问题103个。备案农村集体聚餐2654起。推进野生菌中毒防控,发放宣传资料21万份。调解农药、化肥等农资纠纷15起。完成农产品定量检测500批次、农残快检3000批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3100张。开展食盐、肉类制品、食用植物油、老年人保健品、散装白酒等专项检查,检查食盐经营户332户、学校食堂524个,其他市场经营主体8000余户次。加强外卖平台监管,完成905家入网餐饮店资质核查,对不合规商户进行下架处理。
筑牢药品安全屏障。开展执业药师“挂证”清理,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7份,主动申请注销药店23家。核发药店许可5家、变更事项21家、换发许可证63家。分别完成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样55个、4个、8个批次。分别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722例、233例、73例。
把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加强计量与标准化工作,牵头整治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问题,建立问题台账与销号机制。督促513家单位上报强检计量器具7586台件,整改不合格计量器具9台。指导企业新增19项企业标准,修订“宣威火腿”国家标准1项。检查26家检验检测机构,规范CCC认证产品企业2家,排查货车销售企业8家。排查危化品企业4家、加油站4家、农资经营户20家,完成化(磷)肥省抽3批次。
守牢特种设备安全红线。监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751家,设备3720台(件)。检查使用单位103家,整改隐患12条。督促128台超期设备报检,加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337部,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检查旅游景区特种设备6台次,整改隐患1条。强化“五一”等重点时段检查,检查使用单位36家,设备48台,整改隐患2条。
严格行政执法,改善消费环境
全力开展执法监督检查,立案查处普通程序案件81件,罚没款140余万元。全面提升消费维权水平,通过12345热线受理投诉举报197件,办结192件,办结率97.5%。
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树品牌强质量。开展宣威火腿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工作和国家地理标志(宣威火腿)保护工程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发明专利121件,有效注册商标8755件。二是服务企业提升企业效能。企业年报公示10988户,移除经营异常名录企业502户。双随机监管工作覆盖率100%。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期”要求,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三是持续完善公平竞争相关机制。组织召开全市范围内的公平竞争审查培训2次,制定公平竞争审查相关文件2件,配套工作制度6项。累计审查政府文件22件,纠正不符合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内容39项。
下一步,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抓好抓实市场监管领域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四大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推进医疗、教育、殡葬、水电气、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全面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力度,加大涉企收费治理,牵头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组织开展好“四万三进”服务市场主体活动。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进行动态监测,依法清理“僵尸”经营主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抓好党员干部教育,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提升市场监管整体水平。
文图:杨成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