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威市热水镇秧草村第八村民小组,小江河上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正在加紧施工。这座横跨13米河面的桥梁,不仅将结束当地村民“过河难、运输难”的历史,更串联起河谷地带沿线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秧草村第八村民小组地处河谷地带,海拔1630米,小江河流经此处,旱季水深1米、雨季达2米,5立方米每秒的水流量曾是两岸村民出行的“拦路虎”。2001年修建的铁皮钢架桥,因难以承受车辆通行,成了制约生产生活的“瓶颈”。每到雨季,学生上学、农资运输都要“看水脸色”,原生态的生姜、竹子等农产品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
“在我们这里这条河,一年到夏季水比较大,学生上课、群众生产不便。以前这里是小木桥,后来政府给我们建了一座便民桥,车过来过去还是比较不方便、承受不了。”秧草村八组村民杨金学说道。
群众的期盼,就是政府工作的方向。热水镇党委政府多次实地考察后,决定在秧草村及邻近的建新村新建三座桥梁,其中秧草村第八村民小组这座桥,造价200余万元,长30余米、宽9.5米,建成后将直接惠及50余户153人。
热水镇秧草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兴亮表示:“多年来这个地方交通很不便利,党委政府多次来考察,争取了这个项目。这个地方能生产生姜、竹子等各种农作物,品质非常好,但因为交通有障碍,卖不出去。修桥就是为了打破这个瓶颈。”
眼下,新桥主体即将完工,配套的村组毛坯路扩宽硬化工程也进入收尾阶段。村民们看着日渐成形的桥和路,脸上难掩喜悦。曾经因交通不便而搁置的买车计划,如今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打算;藏在山里的土特产,也即将踏上“出山”的快车道。
“这座桥看着马上也要建好了,这条路也只差路面铺设。我们平时有些土特产也卖不出去,建好以后呢我们地方的土特产就可以拉出去卖,给我们地方带来很好的改变。”秧草村八组村民杨国世开心地说。
杨金学也激动地说:“现在政府给我们来修桥,从建桥以后又扩了路,大家非常高兴。年轻人大多数都学了驾照,有的已经把车买来了,有的也准备买车,为了这个地方以后的发展大家都充满了信心。”
据介绍,新桥和硬化路通车后,从秧草村到热水集镇的时间将从原来的一个多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这不仅是时间的跨越,更是村民们奔向致富路的“加速度”。
李兴亮还提到:“计划把这座桥年底完成以后,接着就要修路,把路修好,把老百姓种出来的东西推销出去,让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热水镇今年新建秧草村河边便民桥、建新村中河桥、建新村王家村驿道桥,三座桥梁总投资633万元,惠及沿线6个村委会2000余人,目前总工程已完成65%。
随着修桥补路工程的推进,秧草村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原生态农产品,正迎来产业发展的新契机,交通的改善必将让这片土地上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惠及百姓的“金山银山”。、
特约记者 张黎立 王菲 实习记者 速照若 通讯员 陆琳 陈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