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海岱:粮食制种丰收 群众增收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3-10-16 17:00:43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304687

宣威市海岱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稳定、高效的粮食制种产业,深挖土地潜力,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金秋十月,文阁村委会水稻制种基地里,黄灿灿的稻田格外显眼,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涌起稻浪。农户们在稻田里忙着制种水稻的收割、脱粒、装袋。去年,云南豪秋玉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了杂交水稻制种项目,免费提供种子给农户、由农户自行管理、公司全程技术指导种植,订单收购,种植150亩制种水稻。

海岱镇文阁村委会村民孔巧翠:这个稻种4月份拿来给我们的种子,种下去到现在已经可以收了,而且产量特别高,穗头又长、穗子又厚,打的时候就有一大股香味,今年我家栽了两亩多点,一亩可能就打得900公斤左右,稻子一打下来公司就来我们地里面收购,4.2一公斤,算下来一亩田就整得4000多块钱,相当好相当划算,明年我们还继续种这个产品。

制种水稻收获的同时,羊场村委会种植的600亩制种玉米也迎来了丰收季。农户们忙着将玉米采收、拉运,交售到该公司在村里设立的三个玉米收购点。

海岱镇羊场村委会团山村村民浦绍金:制种公司拿包谷种给我们种,我们的总结就是收成比一般我们种植的普通包谷收成高一点,总结工序问题、劳力问题,比种植普通包谷减少得多,我今天卖了500多公斤,收获了2000多块钱,我觉得还是可以。

今年,海岱镇紧紧围绕制种产业发展布局,不断优化种质资源配置,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合作社牵头”的组织形式,按照“订单化种植、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合同化收购”的运行模式,在全镇发展粮食制种750亩。云南豪秋玉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与多家高等院校以及大西北知名种业企业合作,选育优质种苗进行种植,保障收成;制种后销往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广西等地。

云南豪秋玉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传永:我们的收购工作是从9月1日开始的,今年是采取统一收购的方式进行,由农户自行采收,到指定收购点进行交售,我们公司统一拉运,从今年收起来的稻穗和玉米看产量还是不错的。

随着生产经营企业不断壮大,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服务不断加强,该镇制种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农户增收的新路子。

云南豪秋玉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传永:我们是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合体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种植,把分散的农业种植方式变成有组织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产量,尽量减少农户种植风险,增加收入,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消费者共赢。


记者: 田琳 丁剑肖 通讯员:包广会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