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东山镇瞄准市场需求,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重楼、黄精等中药材种植,为群众增收带来了又一“良方”。
时下,宣威市东山镇安迪村的百余亩重楼花开正盛,一米多高的重楼棵苗上,叶片轮生如伞、叶下红色小花迎风摆动,十分独特。为了防止棵苗过高消耗营养,种植户邱学仕和工人一早就来到基地封顶,陆家武也闻声赶来,向这个村里的“土专家”咨询种植问题。
中药材种植大户邱学仕:现在我们村种植药材的有20多户,大部分的种子都是我帮他们买来,给他们自己育苗,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不懂的,我知道的我都会跟他们讲,既然种了就希望大家都能挣到钱。
重楼作为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邱学仕2012年就开始种植,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植重楼的农户。多年的种植,他们成功积累了一套人工除草、施用农家肥、覆盖松毛、使用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等回归“传统”耕作方式,强化管理、精耕细作,实现了良好的药材产量。
中药材种植大户邱学仕:我从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种重楼,当时我才种了两三亩,当时效益很可观,三亩地卖了110万元,一直发展到现在总的重楼有70多亩,黄精有30多亩,按现在这种行情算,到挖掉以后产值应该在六七百万元。
重楼作为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在多方面的引导支持之下,现在东山镇的安迪村、海那村、卡基村等地种植重楼、黄精、白芨等1000余亩中药材。未来,东山镇将用好目前的种植发展经验,发展地道中药材种植,不断扩宽群众增收渠道,铺就致富门路。
文图:杜星 丁剑肖 肖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