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是政府通过基建工程带动群众就业、以劳务报酬替代直接救济的惠民政策。近年来,宣威市龙场镇以项目为抓手,将修路筑路与民生改善、产业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就业+基建+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龙场镇五里村委会李家桥拆除重建现场,机械轰鸣声与工人协作声交织。混凝土罐车精准卸料,工人们熟练完成振动、找平、固基等工序,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五里村委会李家村村民夏秋宣:我家的房子在这里,现在修路,出门就做工,很方便,每天的工钱是150元。原来的路坑洼很大,现在有这个项目,修起来平平坦坦,好走,我们很满意。
2025年,龙场镇以工代赈项目聚焦宣文线至旧营完小路段硬化。该路段原为2013年建成的4米弹石路,因年久失修已难满足出行需求。龙场镇积极争取中央资金790万元,启动10.5公里道路升级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用工需求积极组织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
龙场镇镇长邱澈:龙场镇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内容是以五里平到旧营村委会的道路硬化项目,该项目全长是10.5公里,总投资790万元,在建设过程中,300余名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这些群众大部分是五里村周边的三类监测对象、已脱贫户、低收入户,通过这个项目可以给他们带来人均5000多元的务工收入。
龙场镇以工代赈项目于2025年2月开工建设,中央资金补助790万元,设计路面宽度5米,路基宽度7米,计划于2025年5月底完工。该道路连接龙场镇旧营、隆庄、五里、志戛4个行政村,项目建成后将服务人口5046户17834人。
龙场镇镇长邱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成立了以财政、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的专班人员,全方位监管好这条路的项目实施质量和进度,项目建好以后,把这条路建成群众的满意路、振兴路、致富路。
该路段周边已发展种植北美冬青400亩、苹果5000亩等特色种植业,生猪、肉牛、山羊、肉鸡等养殖基地场站30余家,农旅融合雏形初显。道路提质改建后,最大化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图:薛开雷 秦玲玉 孔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