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腿一产业,一端一车间”。宣威火腿是驰名全国的优质品牌。近年来,宣威市紧紧围绕建设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的目标,聚焦生猪养殖端、火腿加工端、市场销售端、融合发展端联动互促,一体推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利益链联结,有力推动宣威火腿“老品牌”焕发“新生机”,跑出“加速度”,不仅撑起了宣威经济、文化、旅游的“半壁江山”,还打造了建在链上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帮助群众就近就便就业、助力群众增收创收致富。据初步统计,在宣威火腿全产业链上打造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累计带动50余万人就近就便就业,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以上。
生猪养殖端,火腿生产“第一车间”,一家一户有事做
在宣威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做火腿,火腿这一最能变现、最快变现的实物“存款单”,历来是当地群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每一家农户养猪1头到5头不等,每一个村都有生猪养殖专业户,养殖规模30头到200头不等,大部分乡(镇)都有千头、万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场。为了让农户从火腿产业得到更多增值收益,宣威市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适度规模养殖为主体、家庭农场为补充的现代养殖体系,支持火腿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脱贫户)” “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与养殖户建立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由一家一户分散养殖在地理标志范围内含有乌金猪血统的鲜猪后腿为原料,打造中高端宣威火腿,精深加工后溢价能力达一倍以上。夏显能是宣威市东山镇火石盆村村民,之前每年只养两三头猪,等到年关宰杀,邀请亲朋好友吃上一顿“杀猪饭”,火腿制作之后仅供一家人食用,偶尔作为礼品馈赠亲友,产生不了经济价值。如今,宣威市在火石盆建设了宣威火腿庄园,他家的生猪被统一订单收购,猪肉及火腿经过精深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由于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礼品变商品,一家人的收入又多了一个来源。“从来没想过自家养的猪做成的猪肉产品及火腿会卖到全国各地,并且收入可观,我接下来要多养几头猪,这样家里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好。”农户的“家庭农场”变“第一车间”,自己给自己打工,不出门就务工,一家一户都有事做,这在宣威很普遍。目前,宣威市33万农户中有21.8万户深耕在宣威火腿全链条各环节上,户均增收达2.81万元,带动3.6万户脱贫户户均增收达4300元。
火腿加工端,家门口的加工厂,群众就近有活干
每年中秋节前两个月,宣威市浦记火腿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记火腿公司)的生产车间, 每天都有上百名工人忙碌在生产车间。“我们常年用工在200人左右,像中秋节这个季节,每天的用工量在500多人。”浦记火腿公司品控经理周建梅说道。为将火腿产业发展与帮助群众增收有机结合,宣威市积极帮扶像浦记火腿公司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延链补链,在猪种改良、生猪养殖、火腿加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肉食品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发力,已建成火腿系列产品加工现代化生产线5条,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聚焦“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宣威高起点规划建成标准厂房18万平方米的宣威火腿产业园,引进16户火腿加工规模企业入园聚集发展。引进中国中检建设西南区域宣威检测技术基地,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建设宣威火腿产业专家工作站,制定宣威火腿质量标准10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专精特新成长企业4户,云南省20佳创新企业1户,全市培育火腿加工企业32户,累计研发火腿饼、午餐肉等系列产品156个。目前,宣威32家火腿加工企业,布局有火腿饼生产车间、熟食生产车间、生食生产车间等系统化的生产线,常年可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让周边群众有活干。
市场销售端,线上线下皆平台,群众就业更方便
宣威市升达火腿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升达火腿公司)是一家从乌金猪保种、宣和猪猪种选育、生猪养殖到火腿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我们公司产品80余个,销售到国内近30个城市,2023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升达火腿公司法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升阔说。年近古稀的管升阔如今开设了个人抖音号,每天直播宣威火腿制作技艺、介绍火腿文化以及他授徒传技制作火腿的全过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好评。
为了推动宣威火腿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进世界,宣威市积极支持火腿企业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宣威火腿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浦记火腿公司于2022年11月成立网络销售部,每天网上直播售卖。“直播的人员都是公司员工,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左右,占公司销售总额的近1/6。” 浦记火腿公司董事长浦恩勇说。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为宣威火腿企业打开了销路,同时,这些企业还以政府主导的云品入沪、消费帮扶为契机,实施“互联网+火腿”,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开展直播带货,积极巩固省内市场、拓宽省外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宣威火腿销售区域已覆盖到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远销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地。不少火腿企业除了在本地建有专卖店外,还在昆明、贵州、上海、北京等地建设体验店。线上抖音直播带货、新媒体运用,带动上万人就业,并把宣威火腿推向全国各地,而布局在各地的体验店也带动了不少当地老百姓就近就便就业。“我们建设的高端黑猪火腿体验店仅昆明就有20家,店员月工资都在7000元以上。”浦记火腿公司董事长浦恩勇说。“我们宣特火腿集团线上线下销售代理达3000多人,全国各地都有,公司把大部分利润都让给代理,代理多苦多得,多劳多得,收入可观,参与的人很多。”宣特火腿集团董事长王丽萍说。
融合发展端,以“腿”为媒,“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稻田冲火腿庄园给当地群众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村民可通过出租闲置资产获取稳定租金,庄园已提供30余个长期岗位,日均工资超过百元;有的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发展经济,日均收益高的达300余元;庄园还设立了卫生保洁、值班执勤等公益性岗位,为村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复兴街道庄园建设负责人唐金春高兴地介绍。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宣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导致一些自然村出现“空心化”“空壳化”,大量农村资源、资产“闲置”“沉睡”,甚至逐渐衰落,少数农村破旧、废弃、脏乱差成了群众身边的“伤疤”,农民群众反响比较强烈。针对这些实际,宣威市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宣威火腿百年品牌优势,在火腿优质产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和具有特色民居的传统村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6个宣威火腿庄园,推动以“腿”为媒,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展,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切实把“空心村”“空壳村”变为“产业村”“旅居村”,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目前,复兴稻田冲、东山火石盆、西泽戈平3个宣威火腿庄园已建成开园实体化运营,普立老厂、东山芙蓉、杨柳可渡3个宣威火腿庄园也即将开园迎客。6个宣威火腿庄园通过村庄环境全面整治、老旧房屋修旧如旧、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建设生猪养殖区、火腿腌制间、火腿发酵库、火腿美食体验区、旅居民宿等功能,布局了猪猪乐园、咖啡屋、茶吧等特色业态,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火腿文化与田园风情的深度融合,很多景点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地。同时,火腿庄园采取要素入股、以房联营、服务协作、劳务联结4种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一体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创收。据初步统计,6个火腿庄园带动6200户农户养殖“宣和猪”2.83万头,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可吸收群众就近务工500余人,人均月工资45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190万元。
文图:杨金香 符稳玺
编辑:李艳琼
责编:符开红
监制:耿成榕
总监制:周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