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文兴乡:家门口产业发展稳稳托举民生就业幸福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4-12-06 09:58:04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99031

近年来,文兴乡坚持高质量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两手抓,大力发展群众家门口稳就业,用心用情写好群众“家门口务工”民生文章。位于文兴乡支留村的饲料搅拌站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一起去看看!

在饲料搅拌站生产车间里,粉状饲料生产线正在运行着,工人们正将一级食用大豆油、玉米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再加工,经过装袋、封口等系列操作后,一款全新升级的“独家”饲料就制成了,家门口制饲料既让质量得到了保证,又能有效降低中间成本,真正实现“养殖双赢、助农增收”。

宣威市德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赵俊欢:原来我们所有养殖户包括我们自己也养了猪,所有的饲料都是从外面采购,原料价格低的时候品质确实得到保证,但是当原料价格波动大的时候厂家的目的是为了要效益、要利润,很多东西就不稳定,导致产品的不稳定,养猪的过程当中效益就会低。所以我们搅拌站成立以后很多核心原料我们看着加进去,把品质真正把关好、做好,然后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降低运输环节,真正核算下来我们养一头猪和原来相比较增收不会低于100块钱。我们所用的原料都是高标准的,玉米有几个档次,我们尽量选择1级好的玉米,豆粕从油厂过来的,保质保量的;包括我们加的大豆油都是金菜花都是家庭里食品级的1级大豆油,所以品质上绝对保证。

据了解,宣威市德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政府+合作社+社员”的模式运行,除承包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外,还开展动物疾病防治、诊疗、保健、畜禽良种推广、兽药、饲料等经营活动。目前,文兴乡成规模的家庭养殖场有80%都加入了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内部的母猪存栏量在1600头左右,生猪总存栏量在15000多头。

宣威市德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赵俊欢:我们成立的时候总的22个成员,融资38万块钱组建合作社,一路走来到目前为止社员发展到72个,大家凑起来的金额是400万左右,我们社员组成主要包括过去的防疫员,18人参与,其他的都是我们当地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大家加入合作社以后通过集中做这件事情,总体感觉还是比较满意。

据介绍,饲料搅拌站于今年10月份建成投用,两个月以来平均每月生产400余吨,生产的饲料主要供合作社内部使用,少部分针对辖区内散养户出售。随着大家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生产量及销售量大幅增加,这给当地群众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

宣威市德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赵俊欢:因为我们这套设备它每个小时的产量达到4-6吨,每天的产量可以在50吨左右,现在长期稳定在这里做生产的工人是5个,特殊时候比如需要临时增加产量的时候会增加临时工,增加3-4个,所以特殊情况高的时候会有9个人在这里工作。劳务支出临时工按天来算,长期固定在这里的工人工资不固定,他们基本工资有3000的、4000的、5000的,同时加了其它的绩效,个人的工种不一样,负责的板块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工资待遇有一定的区别。

缪安江是整条生产线的负责人,自搅拌站托运一年以来,一直在这里工作。他凭借离家近、收入高等优势,彻底放弃了在外奔波的念头,吃下了就近挣钱的定心丸。

生产线负责人 缪安江:我没在这里上班之前都是在外面跑(打工),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稳定,在外面跑又不能照顾老人、照顾小孩。我来这里来上班隔家近,(步行)只要15分钟就能到厂里面,在这里工作稳定、收入好,工资能达到6000元(每月)。来这里上班经过厂家专业培训,到目前为止,对整套设备的操作都非常熟练。

记者 卢婷 王菲 唐祉欣 (实习) 通讯员 赵雪梅 张玲娟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