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倘塘:云下采菊 锦上添花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3-09-20 15:15:51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426580

立秋这天,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倘塘镇松林村委会黑树林村的百亩“万寿菊”种植基地里,“曦旺”合作社负责人、苗族小伙张光权又一次钻进花田里看了一遍菊花的长势。

拳头大小的万寿菊铺满了黑树林村流转的这一百多亩花田,朝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的菊花呈现一片橘红,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阳光的七彩颜色,显现出钻石般的晶莹剔透,早起的蜜蜂穿梭于花朵之间“嗡嗡”叫着,又是一年好光景!

“去年第一次搞万寿菊种植,拢共才有400多吨,这一年我们参加镇上农技中心组织的那么多交流培训,效果很好啊,有了经验,今年我估计产量有700多吨”,钻出花田,张光权看着在田边割草的妻子朱春美说,“昨天晚上,农技中心在我们这里举办的培训交流会你怎么看?”。

“我感觉信心更足了,农技中心袁明玮主任不仅从国家乡村振兴的层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把宣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政策做了解读,又把我们‘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这种模式做了推广”,朱春美笑了笑,“袁主任说了,销路不用愁,有多少,收多少,今年效益差不了”。

昨晚在“曦旺”合作社举办的“万寿菊采摘现场培训交流会”让张光权很自豪,“这个培训会不仅农技中心的人来了,周边各个合作社的人都来了,对我们这个苗族村寨来说是件大事,昨天村里的老人孩子都盛装出席,不仅展示了我们的菊花种植技术和经营理念,还把我们的芦笙、苗锦、苗舞展示了,可把客人们高兴坏了”。

朱春美再次笑了,“嗯嗯,年轻人还换上我们的民族服饰,走在花田里赏菊拍照,可美了”。

夫妻两谈论着“培训交流会”,走进花田旁边种植基地的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儿,张光权仔细看了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后,和朱春美商量“我看菊花可以采摘了,明天天气不错,你约一下村里的姐妹,明天到田里摘花了,今年第一采,还是穿上我们的传统服饰,就当举行个仪式,也图个好彩头”。

朱春美边听边在手机上编辑着用工人数、工作时长,特别交代第一次采摘要穿苗族传统服饰后,把消息发在了村里的聊天群里,不用多长时间,就收到了十多个苗族姐妹的回复……

翌日清晨,天气晴朗。换上苗族服饰的张光权夫妻两拉着一双儿女和十几个身着传统苗族服饰的姐妹一起走进了花田里。

偶尔飘过的如棉花般的云朵把天空点缀得无比清澈湛蓝,青红相间随风起舞的苗锦,又把采菊的姑娘们点缀得犹如在云下采花的仙子。

眼看大家欢快地交流着、忙碌着,张光权边忙边大声交代着,“今年我们种植了400多亩菊花,从今天到11月份都是用工的时候,大约有100来天,要用工40多个人,100块钱一个工,大家得闲都来帮忙。菊花都是跟公司签合同,销路不用愁,工资也不用愁,每周二周五公司都会打款,到账后合作社会马上发给大家”。

和张光权夫妻自小相熟的朱显琴听到后,高兴地说“那我一年在这里能挣万把块钱补贴家用,可太好了”。她不太了解万寿菊的价值,接着问张光权,“我们采的这个万寿菊主要是干什么用的?”。

张光权停下手来,耐心地解释:“这个菊花用来栽花坛布景,还可以提取‘叶黄素’,这个‘叶黄素’人家都叫‘软黄金’,用途大着呢,可用在食品药品、用在化妆品这些当中,我们现在采的这批主要就是出口到别的国家去做化妆品的,今年这个菊花市价3700块钱一吨,可不便宜呢”。

朱显琴啧啧称奇,“这么有用!在寨子里,你可算是大能人嘞,生意都做到国外去了,自己挣钱还带着我们挣钱”。

张光权谦虚地应道,“哪有哪有,都是现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好,寨子里的兄弟姊妹支持,大家一起致富才好嘛”。

说着聊着,大家背篓里的万寿菊不一会儿就漫出了边,随着一道道飞舞在花田间的苗锦身影,三轮车里的菊花逐渐装满。

张光权看向一双在田里玩耍的儿女,回头和妻子相视一笑,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味道,感慨了一句“真是锦上添花啊”……


记者:江旭 孙俊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