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种烟历史悠久,是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区之一,也是全省最大的县级烟草生产基地,长年种植烤烟面积20多万亩,带动种烟农民20000多户。每年八九月份,烟叶进入烘烤环节,金灿灿的烟叶挂满烟房,处处洋溢着烟农丰收的喜悦。
这几天,倘塘镇法宏村的烟农撒兰云是“双喜临门”。他种植的9亩烤烟在经历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的不利气候条件下,仍然喜获丰收卖了个好价钱,姑娘也如愿考上了西南大学。
倘塘镇法宏村烟农 撒兰云:现在烤烟已经要结束了,钱也卖了一点,孩子上学学费也够了,烤烟再种几年可以把孩子从大学里面供出来了。
1997年,在外务工的撒兰云回到家乡开始种植烤烟,这一种就是27年。
倘塘镇法宏村烟农 撒兰云:我从1997年开始种烟,烤烟收入还是比较稳定,一年有个四五万元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要好得多。
今年,倘塘镇种植烤烟14300亩,生产任务38610担,目前烟叶收购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倘塘镇党委书记 周波:近年来为稳定烤烟产业,促进烟农增收,倘塘镇通过土地流转、完善基础设施、抓好技术服务等措施,全过程为烟农保驾护航,确保烤烟提质增效。全镇18个行政村就有15个栽烟村,可以说烤烟产业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了全镇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杨柳镇克基村村民孔维昌一直在外搞运输,看到邻居种植烤烟盖新房、买新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9年,孔维昌卖了货车,开始种植烤烟。
杨柳镇克基村烟农 孔维昌:在这五年来我养了三个大学生,一年开支要七八万元,种烟是好产业,产业也稳定。不种烟我在哪里打工也挣不了这么多钱来供大学生和维持家庭。
杨柳烟站站长 徐天勇:杨柳镇克基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种植烤烟,是杨柳镇的老烟区,全村常年种烟农户有210余户,种植面积3310亩,2022年实现产值1500万元,有效推动克基村经济增长,增加村民收入,成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宣威市不断加快现代烟草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国需求最旺烟区核心区”,稳步提升生产水平,宣威烟草由粗放型耕作转为机械化耕作、由经验式生产转为标准化生产、由松散型收购转为集约式收购,推动了宣威烟草不断取得新成绩。同时,宣威市把烟草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创新烤烟发展之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宣威市烤烟种植面积24.15万亩,计划收购烟叶65.5万担,预计实现总产值11.35亿元,将会有更多的烟农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记者:赵雄飞 通讯员:杨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