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籍在省外人才、在市外党政人才、在市外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摸排开始啦,诚邀您登记入库!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4-09-06 15:32:19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429778

为认真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滇籍在外人才库的通知》和中共曲靖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配合做好云南省滇籍在外人才库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并结合宣威市人才工作需要,为充分发挥宣威籍在外人才资源优势,助力宣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诚挚邀请宣威籍在省外人才、在市外党政人才、在市外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登记入库,以便于我们加强和您的联系和服务。


【登记入库人才类别】



一、宣威籍在省外人才


籍贯、出生地为宣威市或有在宣威市学习工作经历,目前在云南省外工作生活(含在职及退休),属于以下五大类之一的人才:


1.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2.知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指在外自主创业、形成一定规模、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在中国500强企业、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具有5年以上中层管理经历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在一线城市规模以上企业具有10年以上从业经历的各类人才);


3.文艺领域具有社会影响力人才(获得过省级及以上文艺奖项或国际性专业权威奖项,德艺双馨,有较高知名度;在文学创作、美术、摄影、书法、音乐、表演艺术、影视艺术、文艺评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拔尖人才);


4.处级以上党政人才;


5.知名海外专家学者。


二、宣威籍在市外党政人才


宣威籍在市外党政人才:籍贯、出生地为宣威市,目前在宣威市外工作,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参照登记)备案且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


三、宣威籍在市外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


宣威籍在市外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籍贯、出生地为宣威市,目前在宣威市外工作的在职在编教师和医生。


【登记入库方式】



登记入库方式一:宣威籍在省外人才扫下述第一个二维码,宣威籍在市外党政人才扫下述第二个二维码,宣威籍在市外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扫下述第三个二维码,按系统提示录入相关信息,并保存提交。“宣威籍在省外人才”同时又符合“宣威籍在市外党政人才”或“宣威籍在市外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的,只需要扫第一个二维码登记入库在“宣威籍在省外人才”里即可。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人才信息保护工作,除组织部门掌握外,绝不以任何形式公布和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宣威籍在省外人才扫第一个二维码)


(宣威籍在市外党政人才扫第二个二维码)


(宣威籍在市外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扫第三个二维码)


登记入库方式二:通过电话联系宣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登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匡培华,0874-7162452,18895889520,xwswzzbrcg@163.com。


登记入库方式三:可以就近就便到宣威市各乡镇(街道)或市直单位进行登记,均有专人负责接待和登记。


以上三种方式均可完成登记入库,请您选择最方便的登记入库方式即可。


【登记入库时间】



1.集中登记入库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9月25日。


2.集中登记入库时间段之外长期有效,随时可以登记入库,欢迎各位符合入库条件的宣威籍在外人才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并登记入库。


【后续联系服务】



我们将按照中共云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滇籍在外人才暖心回流工程”的若干措施》和中共曲靖市委人才领导小组《“情系珠源·人才兴曲”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宣威市招才引才相关文件精神,根据入库人才的专业特长和实际需求,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邀请宣威籍各类在外人才提供决策咨询意见,积极引导在外人才以信息回馈、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智力支持、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支持云南和宣威建设。


您填写的信息我们会做好保密工作,请您填写信息时填写准确和完整!如果有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874-7162452,18895889520。


欢迎大家积极转载宣传!


中共宣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9月5日




来源:中共宣威市委组织部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