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双河乡:“小改变”带来“大民生” 步步走在群众心坎间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4-09-03 10:59:42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86116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农村环境、形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宣威市双河乡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来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争取以“小改变”带来“大民生”。

在双河乡新寨村的湾子头,一眼望去村内道路干净平整,巷子洁净雅致,一条条笔直的水泥小径,如脉络般延伸至每户村民的家门口,各种墙体绘画活灵活现。农户家的庭院虽不大,却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绿色植物,红花配绿植,好不惬意。闸塘边的亭子里坐满了村民,大家互道家长里短,一派祥和......

湾子头村民小组组长 宋尚礼:以前我们这里的闸塘,粪水、污水都流入这个闸塘里,还有闸塘旁边这些树、断竹子,把这个闸塘捂了相当臭,一到晚上和中午时候,苍蝇、蚊子嗡嗡嗡的,相当不卫生。经过美丽乡村建设以后,把这个闸塘改造过,现在是由脏闸塘变成了清水塘,并且闸塘周围建起了小广场,广场周围的环境卫生还专门有保洁员天天负责打扫,每天至少一次,我们闸塘边这个院子里的环境卫生也搞得比较好,各家门前我们都是实行“门前三包”,粪堆、草堆、柴堆出村,并且在这个自然村还实施了两污分流,现在村内的污水、粪水是由管道排除村外,清水就流进这个闸塘。

美丽乡村在路上,幸福生活在眼前!大家看着身边的点点滴滴都在发生着改变,理想的农村生活逐渐呈现在眼前,每一项建设都“建”在了群众心坎间,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新寨村驻村工作队员 谭广林:我们村是旱厕改造了157户,最近的公厕改造新建了11个,我们的污水管网铺设是1.5公里。我们的水泥路是硬化了5.7公里,我们村在之前也是争取到了一些资金给我们村安上了路灯,安上了47盏,希望可以照亮我们每家每户的生活。在绿化上是结合我们去年乡镇的一个“美丽庭院”的政策,我们呼吁每家每户在门前要种自己家的植物,一方面是可以方便大家有些实用,另一方面种一些花也可以观赏,就把“绿美庭院”和“绿水青山”“搬运”到我们的每家每户,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作为我们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也是积极配合我们乡政府还有我们村的一些工作,希望可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让我们的村民过上越来越健康、幸福美丽的生活。

接下来,双河乡将继续朝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出发,以“接地气”式的改造让这里的“烟火气”不失“文明风”,每一步都走在群众心坎间,共同绘就民富人和、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记者 张黎立 卢婷 通讯员 宋德武 蔡国龙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