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宣威的气温仍居高不下,清凉爽口的本地西瓜依然是人们解暑的最佳选择。眼下,热水镇的500余亩西瓜已进入采收尾期,每亩高达4吨的产量让这里的西瓜种植有“甜头”,农户增收有“盼头”。
大棚西瓜
在热水镇海德村小庄科村的大棚西瓜基地里,放眼望去,一个个圆滚滚、绿油油的西瓜掩映在茂密交错的藤蔓间,“瓜王”重达13公斤,长势十分喜人。
基地负责人刚切开的西瓜
由于热水镇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是种植西瓜的好地方,种出来的西瓜色泽喜人,吃到嘴里沙甜多汁。
基地老板王八芬:这里地面平,面积宽,我们需要的面积多,这个地方种出来的西瓜品质好,口感也好。基本上一个标准化大棚产量有1吨左右,我们种了40多亩,总产值能达到五六十万元。
成熟西瓜
据了解,目前基地种植的西瓜主要是“麒麟美都”,“ 一年三茬”的采收模式,给周边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近务工平台,再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让群众们实现了经济双丰收,同时也为村集体收入注入资金活力。
热水镇海德村党总支书记任学良:从建大棚到后期管理,每亩地要40个工人左右,我们就近这些农户就可以到西瓜地里面务工,增加了群众务工的收入。流转地租每亩是1000元,村集体经济这边每亩给100元,我们村集体总的500亩就有50000元收入。
据悉,海德村共流转500亩土地种植西瓜,有27户农户参与种植,每亩产量可高达4吨,亩产值达20000元。发展西瓜特色种植在全方位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助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土地效益,真正做到农户增收有“盼头”。
记者:张黎立 卢婷 通讯员:陆琳 陈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