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笑秋风,通身闪嫩红”。立秋过后,天气变得凉爽,不同品种的苹果也相继成熟,宣威市文兴乡支留村矮化密植苹果产业园的百亩苹果也陆续错峰上市,一个个红苹果,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在文兴乡支留村矮化密植苹果产业园中,一棵棵果树有序排列,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香飘四溢,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当下成熟的“红露”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据介绍,目前基地上种植了巴克艾(嘎啦)、红露、秦脆、阿珍四个品种的苹果,四个品种的果子从7月底开始成熟上市可持续到10月底,错峰上市不仅方便果园的管理,还有效延长了采摘周期。
宣威市国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尚伟:这里海拔在2100到2200米之间,这些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区域,应该属于一个优胜的区域,然后综合了这个地形,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丰富,然后控水效果又好,又是坡地,所以说相对来讲最适宜种植这几个品种,这几个品种都没有问题,只是它在不同的季节,成熟度不一致,成熟的期限不一致,我们之所以选这四个品种,就是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就是错开不同的采摘周期。
据了解,基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每个品种的果子不仅上市时间有差异,口感上也稍有差别,能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在补齐市场空缺的同时也提高经济效益。
宣威市国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尚伟:红露这个品种深受我们国内的广大消费者喜爱,尤其是南方市场,就是他们喜欢吃偏甜一点,这个品种的口感就是:纯甜、脆、无酸、糖分含量很高。目前,销往都是在上海、长沙、广州、深圳这些南方的、江苏还有南方的大部分片区。秦脆他是九月份成熟,它的生长周期比红露还要多个20天的时间到1个月的时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九月份这个时候,它能赶到国庆、中秋这个档口。它这个市场的销售价,一般情况下,目前,基本上是以高端礼品、礼盒去走,所以它的零售价应该都在15元到25元一市斤这个程度。但是就基地出售价也在7元到8元一市斤裸果这个价位。
据悉,今年是果园第一年挂果,目前果子长势良好,成熟期理想,当前基地以“线上+线下”的模式进行销售,亩产值在7000元到8000元之间,基地总产量可以达到100吨,总产值达100余万元。
宣威市国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尚伟:我目前的销售方式有三种,一种还是走渠道销售,我们渠道销售这一块就是走了大型的商超,走的是最高端的,然后我们中端的产品就是走的电商模式,每天可能出个200箱左右,然后这个渠道模式我们每天平均每天走到3到4吨的高端一点的商品果。然后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基地零售,基地零售分为入园采摘和零售,采摘这一块的话,我们每天可能量要小一点,基地采摘跟零售加在一起,我们每天也能走个1吨左右的商品果子。今年的红露这个品种我们销售完可能在60万左右,然后秦脆将来可能在20万到30万之间,富士可能10万,总体的销售额也就在100万这个样子。
由于产业园的果子成熟期不一致,整个采摘期都需要用工,也就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红苹果鼓起了群众致富“小腰包”。
文兴乡支留村委会副主任 杨菲:该产业园的建设不仅为支留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极大的带动了本地农户的增收,在产业园的前期建设中,我们积极吸纳本地劳动力参与建设,在今年7月底(产业园)正式开始采摘,在采摘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吸纳本地劳动力进行采摘装箱,为农户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有效带动群众增收300余户1300余人,其中脱贫户及监测对象21户96人,户平均增收8500元(一年)以上。
接下来,文兴乡将继续稳步发展苹果产业,同时,依托当地独特资源优势,继续以“生态、绿色、质优”为发展思路,积极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拓宽农民增收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卢婷 崔增(实习)通讯员 张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