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精心帮扶铺就群众致富路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以来,各地党组织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深入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在来宾街道后夸村就有这样的一队“帮扶人”,他们不走过场、手牵手、入基层,实实在在送温暖。
连日来,后夸村委会中营村的36亩小圆瓜正在进行着第二茬采收。翠绿的藤蔓间藏着一个个圆滚滚的瓜,工人们正穿梭其间进行采摘。同时,赵帅和夏开钻也早早地来到了地里面,和基地老板一同探讨着当下小瓜的长势情况。
宣威市农光种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 徐洪光:今年长势还可以,种了两年半,我种的是瑞源1号,瓜势好的时候可以长到25个左右(每株)。
小圆瓜的丰收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此外,后夸村委会整个海河片区的其他蔬菜发展也依赖于此,由“初探索”到“见成效”都离不开“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重点突破和拉手前行,“路相通、水进地”也是驻村工作队真真切切送来的温暖。
来宾街道后夸村党总支书记 夏开钻:海河地理优势是红土,种出来的蔬菜比较优质,我们又发展小圆瓜种植100亩,同时发展菜豌豆种植120亩,还有韭菜黄种植80亩,与相关传统种植来讲,小瓜每亩增加收入四到五千元、韭菜增加两到三千元(每亩)、菜豌豆增加收入每亩三千元左右。
后夸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赵帅: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强制戒毒隔离所已经前后派出了四任驻村工作队来到后夸,对后夸的乡村振兴进行帮扶。从我们驻村以来,在产业上我们与村两委一并研究、实地论证,经过研究论证之后我们驻村工作队发现后夸的产业发展的不均衡,还有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我们就向派出单位前后争取资金30余万元,在后夸海河四个村小组新建了60余盏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平时的生产生活。在产业基础夯实方面,我们积极向来宾街道协调,在中营村中营组、竹园组这段连接道路,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硬化了水泥路面。同时,在产业发展上得知后夸海河主要瓶颈是缺水,然后我们积极向街道协调,通过打深井、布设管网的方式,在产业上前后投资了20余万元,打了2口深井水,用管网的方式引到海河,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后夸海河的产业发展,无形中也夯实了今后后夸产业基础,为后夸今后的产业发展多样化、高质化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政策的扶持、帮扶单位的用心也离不开乡贤的鼎力配合,后夸村委会中营村小组长夏显理积极协调群众搬运土渣石将硬化道路两侧的落差填平,解决了会车隐患。平坦的道路、明亮的村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后夸村委会中营村小组长 夏显理:我们期待已久的乡村小道已经修通了,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支持。修起来以后老百姓出行,外面的回来过年、过节畅通无阻的。驻村工作队来给我们几十盏路灯安起来,对村民来说是相当欣慰的一件事情,一晚上出来去串门,相当亮,村子里对他们评价相当好的,要感谢国家有这种政策,也要感谢驻村工作队支持我们村子。
接下来,后夸村委会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从实际出发,手拉手做帮扶,形成群体奔腾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卢婷 王菲 崔增(实习)通讯员 朱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