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多措并举稳岗位 精准施策促就业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4-07-19 16:00:08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287344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宣威市坚持把抓好劳动力稳岗就业作为重点工作,以稳定劳动力务工规模为重点,把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制定方案,持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努力提供质量更优、覆盖面更广的就业服务,高质量推进劳动力人口稳岗就业。


乐丰乡马铃薯加工厂


在乐丰乡马铃薯加工厂,几十名工人正在初加工车间削皮、切块,方便对马铃薯进行后续制作。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马铃薯加工厂落地在乐丰乡店子村委会,建成年开发深加工马铃薯3万吨左右,销售额8000万元以上的油炸、罐头、漂烫、薯条四条生产线。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脱贫劳动力”模式经营,带动470户1987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到马铃薯加工厂务工。


乐丰乡店子村委会村民姜艳群:自从洋芋厂开工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这里上班,工作还是比较稳定,工资还是比较可以的,以前出门打工小娃娃也顾不到,老人年纪大了也管不到,现在在我们这里洋芋厂上班,早来晚去,还可以顾着小娃娃可以管着老人,工资最少的时候有三千多,多的时候效益好的时候有六千多,我们觉得比出门打工好。


宣威市人社局通过政策支持企业的方式,将适合分散加工的生产车间建在乡村、社区等地,让广大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样一来,企业减轻了用工压力,也为自身发展增添了机会。


乐丰乡马铃薯加工厂负责人孔丽芳:我们工厂在社保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给我们了一些奖补政策,帮我们企业减轻了压力,让我们能够聚集更多的力量,为周边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优化车间的工作环境,提升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和先进性,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电子加工厂


与此同时,宣威市人社局坚持需求导向,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用工需求,深化工学一体,推进产教融合,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把培训职工分配到各个企业,由企业培训并进行考试,由人社部门为获得资格证书的职工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助力劳动者就业路越走越宽、企业健康发展。


宣威市得云药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陈元元:我们公司目前有230余人,其中有80%以上的员工每年都参与技能提升学习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的同时,也获得人社局发放的技能提升补贴,这样一来,更好地提升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为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稳岗就业,同时公司也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就业


创业不仅解决了劳动者自身的就业问题,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宣威人社局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在宣威辖区内创业的返乡创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等10类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宣威市瑞彬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邓锦彬:有了创业担保贷款,对我来说可以做很多事情,我想利用它来改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我想着发展下一步,资金我也不担心压着拖着,资金可以周转一下,我放心做下一步的事。 


宣威市人社局


近年来,宣威市人社局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化、均等化、专业化水平。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贷款扶持等,用真金白银打出减免缓补组合拳,用足用好用活援企稳岗政策。


宣威市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玲:近年来,宣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线下线上招聘会,创建劳务品牌,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等措施全力促进宣威市稳岗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宣威市实现市内就业10.9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88笔1.6亿元,劳务品牌带动就近就地就业8万余人。


今后,宣威将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促进并重、需求引导与供给优化并举,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拓宽就业渠道,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确保用工企业在政策补贴方面应领尽领,应享尽享。同时,确保补贴及时发放,即通过免审即享等方式实现援企稳岗补贴精准落实,高效直达,让政策效应助力企业稳岗扩就业,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记者:田琳 赵雄飞 通讯员:余建宏 董荣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