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格宜镇:高位推动农田建设 绘就乡村振兴“丰”景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4-07-17 17:16:03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49338

格宜镇对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粮食稳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不断筑牢粮食安全生产根基,真正让农田“标准高”、粮食“产量高”、农户“收入高”,绘就乡村振兴“丰”景。



宣传动员“添”动力,建设氛围“大提升”

按照政府主导、村组落地、农户参与,开展宣传总动员,以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位一体”综合配套为宣传重点,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大会、项目推进会等,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项目建设内容,引导群众了解、认同、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工作氛围,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规划先行“增”定力,项目质效“大提升”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系统谋划,紧盯农业生产过程中“出行难、运输难、灌排难、投入高、产出低”、农业机械“操作难”、精细耕作“管理难”、产能效能“提高难”等“老大难”问题,通过群众会、院坝会、村民代表会了解农户现实需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内容,结合政策标准,反复论证,把项目资金落在群众基础好、需求迫切的村组。截至目前,格宜镇已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五批,项目覆盖8个村委会,建设规模达38226亩,共计投资5900余万元。

实督严管“强”保障,落实效率“大提升”

建立“党委领导、专班推进、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推进步骤、责任压实,对项目工程严把“五关”即程序关、质量关、进度关、安全关、廉政关,推动项目建设“内外兼修”。通过五批项目建设,把分散碎片化耕地统一规划、平整,将零散低产田改造成连片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目前已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1450亩,新建机耕道71.789公里,灌溉沟渠123公里,生态排水沟18.5公里,水池21座,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展农机作业空间,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提高劳动效能,促进粮食增产,实现亩产增收5%。

管护用好“牢”基础,益民成效“大提升”

建立“政府主导,村集体管理,村民监督”建后管护机制,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开展管护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养成主动保护耕地、自觉管理基础设施的习惯,努力提升农田管护实效,提升耕地的总体质量,确保项目实施地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助推现代新型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田梅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