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烟草危害属于世界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不但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还会产生二手烟、三手烟,严重污染环境并对他人健康造成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要比成人更为严重。为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齐心让青少年远离烟草侵蚀,青少年自身也应积极加入控烟队伍,成为控烟行动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共同营造无烟健康的成长环境。
吸烟有害健康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仍有很多人忽视健康,沉醉于“手持一根烟,赛过活神仙”的虚幻快感中。令人揪心的是,青少年群体在庞大的吸烟群体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据2022年的相关数据,全球范围内至少有3700万13至15岁的青少年使用某种形式的烟草制品;在宣威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为35.1%,这些数据令人深感担忧。
青少年吸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从青少年视角看,他们易受模仿、从众、好奇等心理因素影响而被烟草吸引。
宣威市西宁街道第二小学学生 陶思源
有些青少年看到影视剧中的“大哥”们抽烟很帅,于是就产生了模仿心理,并因此开始吸烟;其次是从众心理,青少年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开始抽起了烟,自己不抽似乎显得有些不合群,于是也开始抽烟;再一个是好奇心理,由于经常看到他人抽烟,就好奇抽烟是什么感觉,于是就在某天借着抽了一口,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一支小小的香烟,看似平常无奇,实则暗藏着诸多有害物质。宣威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符丽萍指出,烟草对青少年身体的损害严重且深远。
宣威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符丽萍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大脑和身体此时接触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危害极大。二手烟中少量的尼古丁也会作用在大脑,通过诱导神经细胞的异常分化和迁移,甚至造成神经细胞死亡,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发育异常问题,会造成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多动症等。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还会直接损伤发育期的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并诱发哮喘、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尼古丁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一旦吸烟成瘾,很难戒断。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直接吸烟,120万非吸烟者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医生强调,只有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实现全面禁烟,才是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危害的有效措施。
宣威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符丽萍
二手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筑物或室内采取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安装空气净化和通风设备等措施,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不吸烟者的危害。吸烟者应当尊重他人的健康权益,不在他人特别是孕妇和儿童面前吸烟,不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我国电子烟使用率在青少年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部分国家,儿童使用电子烟的比例是使用纸质烟草制品的2——3倍。医生指出,这种外观看似时尚且新颖的产品实则潜藏着极大的危害。
宣威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符丽萍
研究表明,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其中包括颗粒物质、1,2-丙二醇、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和尼古丁。并非像很多营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水蒸气”而已。电子烟烟液成分及其产生的二手烟(包括气溶胶)均不安全,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有效戒烟。
医生提醒,烟草对人的影响有滞后性,有时延迟10至30年。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下降,烟草危害渐显,及早戒烟可弥补健康损害。戒烟不仅关乎自身健康,也关乎家庭幸福,曾经的“烟民”陶岳就深刻体会到了戒烟带来的益处。
宣威市西宁街道第二小学家长 陶岳
原来我吸烟的时候,经常会患咽炎、鼻炎等疾病,不但难受,还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让家人为自己担心。自从戒烟以后,我经常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比如打篮球、打羽毛球、跑步,和朋友一起去爬山,这样身体慢慢变好了。
陶岳成功戒烟,为家人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无烟环境,还为孩子树立了榜样。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关键时期,对吸烟的长期慢性危害认识不足,一旦开始吸烟,就容易养成终身吸烟的陋习,会对身体造成持续的伤害。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侵害,需要全社会共同采取行动,为青少年营造无烟的成长环境。
宣威市医疗集团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符丽萍
建议强化学校禁烟教育、提升家长监管意识、加强烟草广告监管、加大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管控力度等。在此,我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无烟的环境。
通过本期节目,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控烟对于整体控烟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把青少年控烟工作提升到事关国家未来、民族未来的高度,要以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下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做好青少年控烟作为当前控烟工作重点,作为实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控烟目标的重要举措,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屏障。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无烟的蓝天,助力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范景超 陈磊
通讯员:母雪舞 李瑞铭 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