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情绪,让人琢磨不透。下了两三天的雨,天空终于放晴,经过雨水浸润的草木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娇翠欲滴的嫩叶在枝头欢腾,白云随着风的脚步变幻着身姿,绘出漫天的简笔画,映射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
这样好的天气,挑起了我出游的兴致。周末的下午,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去到了东山小石林。
东山,隶属乌蒙山系,也称“石龙山”或者“老东山”,是宣威最大最高的一座山,更是宣威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小石林,则是相对于昆明的大石林而取的名字,虽没有那种震惊世界的名气,没有那种万马奔腾的气势,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模样。
驾车从城区出发,沿着盘山公路徐徐而行,经过东山寺,暮鼓晨钟的千年古刹,在松柏的映衬下依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继续前行,弯大而路窄的公路,考验着我的驾驶技术,快不得,慢不得。
一路上,最兴奋的还是我家那个小子,看什么都觉得新奇,都觉得激动。
“爸爸,你看那个花”
“爸爸,你看那个鸟”
“爸爸,你看那个树”
“爸爸,你看……”
也许,刚刚下过雨的缘故。一路上,确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既视感,杜鹃花开得非常娇艳,小松鼠也俏皮地在林间跳来跳去,白腹锦鸡在路边游闲地觅着食,小兔子惊慌失措地蹦跑……放眼望去,雾气萦绕的山林犹如仙境一般。
来到小石林,自然是要去攀爬一番的。拾级而上,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雄鹰展翅,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似巨龙盘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斩出的石头似乎在此时都被赋予了生命。
穿过仅容一人通过的石缝夹道继续往前,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石头上长出的树木撑开枝丫,像一把巨伞将阳光遮挡,仔细看去,树木长在石头上,根须沿着石头延伸至土里,虽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依然长得枝繁叶茂,生命的顽强令人喟叹。
“爸爸,你快来看……”我正沉浸在这幽深的美景中时,儿子的惊呼声打破了宁静。原来,他看到了一个石头上的小洞里长出了一棵小树苗,觉得非常奇怪,怎么石头里还能长出树,一连串稀奇古怪的疑问在他的脑瓜里不断冒出来。我应付似的回答了他的提问,其实,内心对生命的敬畏又更上了一层,心想: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再恶劣的环境也无法阻挡向上生长的勇气与决心,于这株树苗如是,于我们亦如是。
迂回地走在石缝间的小道上,满目的葱绿与干净的石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到“一线天”,须侧身方可前行,走入其中抬头仰望,天空确实被两侧的巨石夹成一条缝隙,白云也在此处停顿。
当然,小石林里石头的奇貌让人赞叹,让人流连忘返,而石头上的文字更让人耳目一新。不远处,一块屹立的石头上刻着“飞来石”,看这块石头犹如一个巨人,笔直的立挺着身躯,高傲地扬着头,用不屑的眼神环视着周围的一切,真像天外飞石一般。除此之外,还有“盘龙石”“别有洞天”“峰回路转”“慈恩如途”……这些有意思的石刻把我们的神思带往了另外一个地方,看得出刻字人的良苦用心。
来到刻有“夫妻对拜”的石头前,瞬间被吸引。近看无法理解其寓意,走到稍远处看,确实像一对新婚夫妇正在拜堂成亲,而此刻我们就成了参加婚礼的证婚人。还有一处刻有“三口之家”,三块石头并排而立,中间的稍矮,两旁的稍高,在文字的带动下越看越像一家三口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土地。
小石林的石头,或立,或卧,或依,或靠……千百年来不曾挪动,历经风雨也未曾改变,只是默默地陪伴着这片土地,陪伴着小树苗长成长,陪伴着藤蔓延展,直到地老天荒,桑田变幻,无疑给这片土地增添了灵气,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夏日的天气是多变的,就像小孩子的脾气。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一朵朵白云向小石林的峰顶聚拢,越堆越厚,进而变成乌云。一阵雷声响起,大雨倾泻而来,一会儿功夫,整个小石林又被雨水和雾气笼罩,我们只能略感遗憾地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在回城的途中,儿子恋恋不舍地往车后瞻望,我问他看什么,他说看那些长得像奥特曼的石头,问我明天可不可以再带他来。我说好,下一次我们再来。
作者: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