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宣威市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构建产业发展平台,持续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农民增收动力,实现利益相关者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联农带农激发群众致富活力
日前,宣威市落水镇的白及花开放正盛,一片片紫色的白及花海迎风绽放,工人们正在大棚里育苗除草,村民吕培仙流转了自己的土地并在基地里务工,同时主动抓住“返租倒包”模式的机会,回租自己流转出去且水路建设完善的土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增收致富。“我跟着他们种植白及,又育苗卖又自己种植,像去年这种价格,收益还是很好的,一亩一年是两三万块钱收入,我去年种了两三亩,也还是挣了好几万块钱,这几年总体下来还是挣了些钱,房子也盖好了,去年刚搬进去,感觉还是很不错。”村民吕培仙说。
落水镇积极探索推行多种联农带动机制,“土地流转+资产分红+劳务用工”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返租倒包”模式又成功激活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承包管理经营一个单元50亩土地,从而获得承包管理费用也给了农户更多的选择权,三种模式成功激活了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与此同时,为了让农民在深度参与过程中分享更大的收益,落水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带农奖补等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在“产”上下功夫,坚持送技上门,在关键环节、关键时节开展精细化点对点管理,并且按照“低位保价、高位市价,以质定价”原则,保护农户白及种植的积极性,实现了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的良好循环。“公司提供最优质的种苗让更多的种植户参与进来种植,每亩优惠1600元的种苗款,可以先支付一半,剩下的一半待收购时再付,种植管理收购全程做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并且每亩每年按不低于5000元的净利润收购,充分发挥我们对农户的带动作用,确保种植户利益最大化。”宣威市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光早介绍说。
利益联结创新共赢分配机制
落水镇2019年引进宣威市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灰硐村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种植,目前共建成种植基地3200余亩,并建立“党组织+发投集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合作社组织流转土地近3000亩土地,再有发投集团投入资金建设基地的基础设施并出租给企业,由企业进行经营使用。
在落水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机制的引领下,龙头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和农民,架起理了“连心桥”, 蹚出了“致富路”。
“去年,企业实现产值54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获得收益20万元,带动农户482户,带动务工3万余人次,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随着今年种植面积的扩大,预计收益将达到600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落水镇副镇长何贵君说。
全市联农带农成效明显
宣威市始终突出产业、就业两个关键,2023年投入4100万元实施联农带农奖补促增收,健全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股份合作等联结机制,绑定企业107个、合作社586个,绑定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脱贫户36847户,产业帮扶“双绑”覆盖率为100%,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育致富带头人1040名,311个脱贫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均在3人以上,带动贫困户4310人,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使用,全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党建+信用+金融”等模式,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全市37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为14.54万元。
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代表的新型“联农带农”模式重构了农业利益价值链条,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和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了从“一方带”到“多方赢”的转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杜星 陈磊 通讯员:桂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