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西泽乡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着力发挥村规民约的重要作用,将拒接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以村民的“小约定”撬动社会的“大文明”,在乡村治理中取得明显成效。
走进西泽乡新建村,绿意葱葱的树木,干净整洁的道路,花园式的农村小院,丰富多彩的文化墙绘,彰显着一种和谐有序、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近年来村规民约约出来的成果。新建村也因此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曲靖市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新建村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699户1822人,村规民约制定中,我们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逐步修改完善。在执行中,积极发动村组干部、几大员、党员带头遵守,逐渐得到群众的认可并自觉遵循。”新建村党总支书记沈卫祥介绍。让村组干部及村民有规可循,让移风易俗在群众中形成一种人人遵守的制度和规定,并常态化坚持,村规民约成了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规定。
通过村规民约,新建村在环境卫生、纠纷化解、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率先在全乡推行“三堆变三园”、“睦邻守望”、“我为别人守一天,别人为我守一月”等先进做法。“在环境卫生保洁中,我们规定每天早上10点前,完成‘门前三包’户卫生清扫,公共区域由保洁员负责,实行全天在岗保洁。每天由1名村干部负责开展督查检查,通过‘制度+监督’形成一种习惯,环境卫生长期保持干净整洁。在邻里矛盾纠纷化解中,对不配合或多次调解不遵守的,村委会对当事人采取批评教育和处罚的形式,形成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良好局面。”新建村党总支书记沈卫祥介绍。
村规民约是乡风文明建设提升的“金钥匙”,是村民行为规范的“风向杆”。新建村将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革除陈规旧俗,不索要高额彩礼(聘礼),所办酒席礼金不超过200元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约出了村民之间的自然情感,也约出了一个村庄的精神面貌。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全村评有“最美乡邻”12户、“最美公婆”10户、“最美儿媳”10户、“最美少年”6名、“最美家庭”2户、“最美庭院”30户、“十星级文明户”36户等。新建村委会白雕自然村村民符泽彪说:“我女儿结婚时,村子里几个老人送的礼金事后我都一一退还给他们,我觉得现在生活好了,村民之间要多些理解和关爱,杜绝浪费和攀比。”
为持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筑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基,西泽乡将根据各村实际,持续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和遵守,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增添精神动力。
通讯员:丁秋力 吴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