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凤凰街道朱屯社区:发展“小”菜特色种植 充盈群众钱袋子
发布人员:张黎立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5:48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80212

近年来,宣威市凤凰街道朱屯社区充分利用独特自然资源优势以及优越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薄荷、韭菜等特色“小”菜种植,既充分挖掘了土地发展潜力,也有效充盈了群众钱袋子。

在朱屯社区,70岁的黄初敏正在用割草机处理薄荷老桩,为下一茬重发新芽做准备,一旁的韭菜正在“错峰生长”。

朱屯社区种植户 黄初敏:现在种了十年,收入在大家辛勤劳动下(纯利润)可以达到1万左右一亩,韭菜种好可以达到2万(每亩)。

据悉,薄荷每年可以收七到八茬,韭菜间隔2个月左右可以收割一次,全年至少可以收五茬,生长旺季一亩地可以采收1500市斤。

“一茬接一茬、全年不停歇”的特色种植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解决了当地老年人赋闲在家“老无所用”的困惑,丰富了群众日常生活。

朱屯社区种植户 黄初敏:主要是手上活计,另外就是磨时间。像我们年纪大的人,可以锻炼身体,也有收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一点。

据介绍,该社区靠近东大河,灌溉上有优势。此外,“小”菜长得好在用肥方面也颇有讲究。

朱屯社区种植户 黄初敏:我种这些靠东大河的水,我用一个水泵、管子,水自然就可以抽到地里浇灌。肥料我主张大力用农家肥,因为农家肥它不破坏土壤、(可以)调节土壤(肥力)。每一茬(重发)的前提之下用点有机肥代替,使苗长势快。

母家屯村的居民母其锋正在采收薄荷,忙着送去城里交货,基于区位优势,这里的“小”菜不仅种的好,销路也不愁。

朱屯社区母家屯村种植户 母其锋:主要是(送到)农贸市场,我们一般早上三四点剪剪,五六点种就送去农贸市场,送去批发。在农贸市场也有自己看着卖的,也有直接批发的,还有一部分送食馆。还有外地贵州人会来(地里面)收,也会剪了送给他们。

凤凰街道朱屯社区党总支书记 刘兴阔:我们朱屯社区非常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北盘江就从我们辖区穿流而过。我们以“小”菜种植占了很大一部分,总的有380多户在种薄荷、韭菜。价格基本上平时淡季一斤薄荷在一块钱左右,收入还是比较高的。下一步,我们正在以招商引资的形势,引进一家搞外贸出口的(企业),它也是以“小”菜种植为主,现在这项工作正在开展中,下一步,我们现有种植“小”菜的农户就不用考虑送到城里面或者送到哪里去,我们就近就地就被商家全部拉走了。

截止目前,朱屯社区现有“小”菜种植面积130余亩,年均收入在200万元以上,接下来,社区将继续鼓励大家利用房前屋后零散空闲地发展“小”菜种植,增加自身收入。


记者 卢婷 王菲 通讯员 王建 张纾菡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