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宣威宝山:青菜“种出”甜蜜生活 酸菜“撑起”增收梦想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4-03-29 15:56:35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20802

宣威市宝山镇“被古干酸菜”历史悠久,酸酸甜甜,流淌着生活的记忆。一直以来,宝山镇深入研究本地自然资源、地理气候、生产条件及市场需求,合理发展被古、厂房集中连片的青菜种植,依托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的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被古酸菜”产业,切实达到“被古酸菜,好味常在。”  


走进今年1月份投运的新厂里,“小山堆”式的酸菜映入眼帘,一股干酸菜独有的“酸味”扑面而来。

大家正忙着捆扎收购起来的干酸菜,为销往市场做准备,流水线的作业方式既提高了效率也有利于维持生产秩序。宝山镇被古村党总支书记滕仕江说:“我们被古村主要以酸菜产业为主,现在有90%的老百姓都在种植酸菜,我们原有的老酸菜厂,已经不能容纳现在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又通过中央衔接资金100万新建了一个干酸菜加工厂。”欣之荣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欣说:“我们厂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自有的基地,另一种就是从老百姓手里边收购干酸菜。每年我们自己种的青菜大概在30亩左右,其它全部都是靠从老百姓手里收购,老百姓卖给我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青菜卖给我们,还有一种自己加工成干酸菜以后,我们再进行收购。”

宝山镇被古村、厂房村地处革香河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适宜青菜生长。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青菜种植行列,采用“春种玉米冬种青菜”的轮作方式,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多渠道增加自身收入,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欣之荣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欣说:“我们带动农户主要是以被古村和厂房村两个村委会为主,加起来能辐射到1000多户人家,所有加起来青菜种植面积大概在3000亩左右,每年除了群众们自己零散卖去市场的货,我们厂收购的干酸菜每年大概在个100吨左右点,然后针对当地老百姓还有厂房、被古两个村子,平均每天务工人数大概在30人左右,每年的务工支出大概在20万左右。”宝山镇被古村党总支书记滕仕江说:“现在每年的酸菜产值可以达到上千万元,我们通过建厂又出租给欣之荣合作社,每年也可以壮大我们村集体收入达到6万4千元左右。”

据了解,合作社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和农户签订保底收购价,农户将自己种植的青菜或已制成的干酸菜销售给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分类加工、包装后进行定点销售,有效解决了农户“有产出无销路”的困难。欣之荣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欣说:“我们自己加工青菜的话是弄成精包装的,主要面对商超还有土特产店,从老百姓手里收起来的干酸菜多半是进行第二次粗加工弄成大件货,主要应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销到昆明、曲靖还要昭通,少量是从网上销售到省外,多半在省内。”

由于今年天气干旱,干酸菜的总产量相比去年有所减少,随之单价也就更高,能达到12元左右每市斤。被古村村民浦玉说:“我家一年种了10多亩地,收收苞谷又栽一季青菜,一到冬天就制作成干酸菜,像今年做得4000斤左右,卖给酸菜厂,今年的单价比较高,10块钱一市斤,卖了4万零点。”

接下来,宝山镇将继续朝着“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提升产业效益、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为重心,持续打响被古干酸菜“绿色食品牌”。


记者卢婷 毛素英 王菲 通讯员朱勋阳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