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医保局聚焦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 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做实做细医保结算工作,持续提升医保服务效能,经办服务更有温度。
优化门诊就医购药结算服务。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及时开通定点医药机构购药渠道,方便参保职工门诊就医。按照“合理布点、全面覆盖”的原则,选取12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电子处方流转功能,尽可能满足群众就医购药需求。组织业务骨干对门诊购药的申报数据及时审核,做到支付有理由,拒付有依据。基本实现了门诊统筹定点范围最大化、医保报销待遇最优化、就医购药距离最小化、医保结算流程最简化。
深化异地就医结算便捷度改革。大力推进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严格落实省内跨市“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就医取消备案手续政策。全力推进异地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扩面工作,提升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便捷度。截止2月底,已开通跨省异地住院医疗机构15家,省内及跨省普通门诊联网定点医疗机构16家,跨省门诊慢特病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4家,对这些医疗机构进行常态化的巡检,确保异地就医联网畅通无阻。2023年,宣威市异地就医住院人数1453人次、异地就医普通门诊就医17.99万人次,基金累计支出696.18万元。
简化手工报销结算流程。积极简化手工报销办理程序,解决群众反映报销手续复杂的问题,提高办理速度。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跑动”的原则优化业务流程,严格按时间、顺序审核报销材料,提前为医疗机构预付资金,在复审后先行支付参保群众报销费用,力争在7个工作日完成报销工作。积极推进生育政策落地,简化申请材料和手续,取消“结婚证”“生育登记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等相关限制生育的证明材料。截止2月底,全市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1704人次,基金报销1728.24万元;居民享受生育保险待遇690人次,基金报销186.44万元。
细化医保结算信息系统运用。加快医保结算信息系统建设,推动精细化管理运用,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积极引导群众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提高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推广移动支付应用。全市4家医药机构实现“医保刷脸支付”,6家医药机构开通了移动支付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激活122.55万人,医疗机构电子凭证支持应用率为100%,实现了参保人无需在窗口排队缴费,通过手机即可在线完成门诊统筹基金报销和个人账户扣款的“一键”结算。
强化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医保人、医保事、医保新政策,让参保群众了解医保、理解医保、支持医保。依托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在医药机构、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窗口等人群密集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现场宣讲解读,“面对面、零距离”加强政策宣传。在29个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5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确定医保政策“宣传员”,窗口服务面对面讲解医保政策,基层工作人员、驻村队员常态化深入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宣传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使用、居民医保缴费、医保报销等热点政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问得清楚、办得成事”。广泛开展“医保干部进基层”“医保政策进万家”“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充分发挥医保明白人、家庭医生、医保服务体验官作用,不断提升群众对医保各项政策的知晓率。
通讯员:刘如意 程艳琼 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