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戈平
发布人员:范景超
发布时间:2024-03-12 17:14:58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377749

春日出游,对于我来说是一件趣事。一边沐浴暖阳,一边闻着花香,春日的气息总是能让人沉醉其中。

于是,我约了几个好友,决定去云南曲靖宣威市西泽乡的戈平村游玩一番。之前听同事说,戈平的变化很大,不再只是以秋色出名的小山村,完全变了个模样。出于职业习惯,我从各个媒体平台发出的视频、照片证实了一下,确实与我几年前到过的戈平相比,发生的变化让我大吃一惊。

说走就走。

一个周六的午后,我与几个好友驾车从市区出发,四十分钟左右就到了戈平停车场。刚下车,一股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村口的一棵古梨树盛开着洁白的花瓣,树下四五个妇女正在地里劳作,这大抵就是“人勤春早”最生动的写照吧。

再往前走,我们就到了村口,一扇刚建好的大门雄伟而庄重。进入大门,就来到了涧林道。印象中这条道之前是一条水沟,沟渠里都是泥土,甚至还会有一些冲刷下来的生活垃圾,现在都用石头垒了起来,水也变得清澈。两侧都是上百年的黄连木,最粗的要三四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这就是戈平秋色的主角。在这些树下还修建了石凳,一些游人正在小憩,闲聊过程中总会冒出几句对戈平的夸赞。

说来也幸运,因为是周末,又恰逢“三八”妇女节,到此游玩的人非常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戈平,西泽乡政府非常贴心的安排专人到这里向游客们介绍戈平。我们几个也汇入到人流中,一边听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欣赏美景。从她的介绍里我知道了“戈平秋色”,知道了与清华同年建校的戈平小学,知道了乡村振兴,知道了火腿庄园……

沿着涧林道继续前行,小桥横卧,古树深深,流水淙淙,鸟鸣啁啾,竹子在春风的吹拂下显得有点躁动,似乎是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几个小孩子,在水沟里忘情地玩着水,被水溅湿了衣裳,他们也毫不在意,充满童真的笑声在林间回荡。

涧林道的尽头就是村子,村里熙熙攘攘的景象让我感到惊讶。我不禁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才能吸引如此多的游人,哪怕是秋色正浓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呀!

一扇古朴的门廊后是一排排次第有致的草坪,草坪上一个柿子的雕塑立在中央。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正倚靠着雕塑看着往来的游客,女老人戴着头巾,记忆里奶奶也喜欢这种装束,男老人胡子花白,戴着戳箕帽,额头的皱纹一丝深过一丝,面颊稍显廋削,看上去却非常精神。他们对每一个从身边走过的游客都报以微笑,那淳朴的笑容里饱含热情,就像那红透的柿子那般火热。

往雕塑的左边继续往前走,一间用竹子与玻璃建盖的小屋非常有个性,看上去像一朵蘑菇,门楣上挂有“竹艺坊”牌匾。走进去一看,里面不大,仅有一排陈列架,可陈列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艺术品:茶盘、茶杯、茶壶、包包、牌匾、知了、玩具、字画……这些饰品的主要材料都是竹子,均出自非遗传承人尹德飞之手。此时,他正在向游客介绍着物品,介绍着西泽竹编,介绍着那门让他重燃希望的手艺。

尹德飞是何许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采访过他。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事故导致残疾;他是一个幸运的人,生在了竹子之乡;他是一个好学的人,刻苦专研竹编手艺;他是一个幸福的人,用巧手重燃生活的希望……

幸运的人,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不曾放弃,始终相信只要有一点光亮,生活就不会黑暗。

从竹艺坊出来,我们就穿行在村间小道。只见村里的老屋都穿上了统一色调的外套,家家门口都摆起了小摊,或卖烤洋芋,或卖凉卷粉,或卖丝窝糖……各种地道的小吃挑逗着游客的味蕾,也悄悄地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村子中间,有一处用青石垒砌的照壁,名字很有意境,叫曲流觞。如果知晓“曲水流觞”这个典故的人,应该就能明白其中的寓意。出此设计的人,应该是个非常有心的人吧。

曲流觞的隔壁是一间咖啡屋,名字也很有诗意——此间无忧,里面人也不少,大家选一个角落,叫一杯咖啡,慵懒地躺靠在沙发上,阳光透过明净的窗子洒在身上,不用去想工作,不用去想生活,放空身体与心灵,无忧无虑坐上一下午,我想这应该是取此名的意义所在。

如果不想喝咖啡,还可以喝茶。与咖啡屋相对,有一间名叫“围炉煮茶”的茶馆,煮一壶热茶,品味甘苦,三五个友人,谈论喜乐,这种感觉也非常惬意。

当然,除了这些小憩之所,村里还建有常住之地。村里人将老屋改造成民宿,老屋的整体格局和面貌不变,只是稍作调整,清新雅致不说,还能唤起入住者内心的乡愁。我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去民宿里看了一下,瞬间被带回到了我家的那间老屋,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好好读书,挣钱了把它打整一下,就像这间老屋一样,让父母安享晚年。然而,工作来到外地,老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堪重负,父母还没等我去修缮,就把它拆了盖起了平房,小时候的梦想也就一直在梦里未曾实现。

春天,确实是个美丽的季节。到了春天,村子里不会缺少花的点缀,房前的梨花洁白如雪,屋后的桃花红得像火,墙角的杏花粉得似霞,还有菜畦里的油菜花泛着金色的光芒,吸引着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翩翩起舞。看到此景,我想杜甫当年写下:“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时候,心情应该跟我此时一样吧。

村子不大,如果仅仅只是游走的话,十多分钟就可逛结束,看似短暂的行程,走走停停,从村子里出来之后,太阳已经往西边走了。我们就来到村子对面,跨过一座小桥,在河边的烧烤摊坐了下来,准备饱餐一顿。

看着不断涌来的游客,再看看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庄,这不正是我想象当中农村该有的样子吗——干净而有型,美丽而有味,幸福而温馨。

如果说,戈平秋色描摹的是外在美的话,那么,现在的戈平无疑是内在与外在一样美。正如村口那几个字总结的一样:百年书乡,醉美戈平。

这一季,所幸遇见,遇见戈平,遇见梦里的故乡。



作者:吴小学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