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火腿+乡村旅游 让高寒地火速“升温”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4-02-23 17:18:11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207640

东山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是宣威市2023年启动实施的6个火腿庄园之一,自建设以来,这里围绕“火腿+乡村旅游”主题,引入民宿、生猪认养、高端火腿定制、原生态杀猪饭等业态,将火石盆打造成为高端宣威火腿庄园,让因火腿慕名而来的“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将“流量”变成“留量”。


石墙青瓦、千年古树、非遗美食……宣威市东山镇火石盆村位于东山镇西部,距宣威市区23公里,海拔2340米,为宣威海拔最高地,年均气候11℃,属高寒山区。这里青山环抱,村内住房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属典型的传统村落。今年2月5日,东山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正式开园,全新亮相的小村庄,因火腿+乡村旅游,农文旅的创新融合火速“升温”。



东山镇火石盆村党总支书记高立:东山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在保持村庄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建成集火腿加工体验、景观游乐、生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于一体的宣威火腿庄园。庄园建成后解决了周边两个自然村20户26人的就业困难。同时,自庄园试营运以来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接待了近2万名游客。

火石盆村内的房屋几乎为土石砖砌房,为宣威火腿的腌制提供了绝佳的储藏条件,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优势,把这个小村落孕育成了火腿腌制的绝佳山区。这里的农户采用传统熟食喂养方式进行生猪养殖,保证了猪肉品质,依靠多年腌制经验,村民们掌握了一套独到的腌制工艺,将普遍多见的猪肉腌制加工成色泽鲜润、肉质柔软、香味醇厚的火石盆火腿。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的建设正是以“原址改造提升、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为主导,充分发挥火石盆村优势,深度挖掘火腿古法腌制酵储技艺、传统古朴村落文化特质,以建设高端火腿制造基地、火腿文化乡村旅游品牌为目标。目前,该庄园已投资700余万元,盘活村民闲置房屋116间,建成林下养殖区、年猪小院、石舍茶咖、松间民宿、火腿腌制风干工坊、管升阔非遗传习馆、围炉茶馆、炭烤洋芋区、乡村图书屋、玻璃观景、林间步道、林上木屋等节点。目前该园区,构建了“托管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由第三方公司托管,引进了多家龙头企业,发动群众发展熟食养殖,鼓励群众就近就业创业,多形式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村民夏显厚家饲养的几头年猪,年前就全部被年猪小院的客人预定售完,庄园建设后,他将其烤房闲置的偏厦交给村集体统一打造。现在,他在里面支炉子卖起了烤洋芋,人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上千元的收入。

东山镇火石盆村村民夏显厚:从庄园开起来以后我们就不用出去打工了,坐在家里面就可以苦钱,自己种的洋芋就可以自己卖,就不用拉到街上,城市里面去买了,自己在这个庄园里面就销售掉,这个庄园在我们这个地方建起来了,相当的好,为我们一个地方带来了经济的收入。

借助宣威火腿庄园这个平台,东山火石盆村以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从养好一头猪、做好一只腿开始,与“文化+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农文旅全产业融合,带动人文旅游、乡村休闲、民宿餐饮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消费场景,将乡村资源转换成文旅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新路径,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山镇党委委员 宣传委员徐晓:我们通过融入现代产业业态,与宣威市升达火腿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形成产供销、农文旅为一体的传统高端火腿生产加工基地;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引入绿松涛民宿、年猪小院、石舍茶咖等业态,以传统火腿庄园的建设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做到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实现以一业突破带动百业兴旺,让当地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据悉,东山镇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建设完成后,预计年均可实现优质火腿产量3600只,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可带动养殖户280户,户均养殖增收5000元。

东山镇火石盆村党总支书记高立:2024年,我们将继续扩大庄园建设和生猪养殖规模,持续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打出宣威火腿庄园的特有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杨金香  丁剑肖  通讯员:李波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