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紧“粮袋子”,让粮田“务正业”,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宣威市倘塘镇大力推广“薯稻轮作”种植新模式,实现耕地轮作与保障粮食供给的良好互动,促进百姓持续增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时下,宣威市倘塘镇新乐村“旱改水”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正趁着晴朗天气抢抓播种小春马铃薯,部分田地已播种完成覆盖上地膜,机器轰鸣,勤劳忙碌的身影......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2023年,倘塘镇新乐村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650亩“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薯稻轮作”种植模式,于4月份开始种植水稻,稻米收获后,又在冬季种植小春马铃薯,期间实现全程机械化。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发生相对较少,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的马铃薯。加之小春马铃薯的生长周期较短,可以在春季早收,为后续的水稻种植腾出时间,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曲靖福仓金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志介绍:“我们公司从2023年4月份开始种植水稻,2023年10月中旬开始收割,2024年1月5号开始种植小春马铃薯,给当地的新乐村民带来了大量的务工机会,一年的务工支出大概在120万左右,小春马铃薯亩产3吨左右,亩产值预计达到7000多元,我们实施了全程机械化种植,也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降低了企业的种植成本,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薯稻轮作”的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连作障碍,对水稻的生长也有益处。推广薯稻轮作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合理的种植和管理,能实现马铃薯和水稻的双丰收,该产业共惠及新乐村515户农户,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新乐村党总支书记孔德斌说:“新乐村委会流转土地600多亩,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旱水轮作,实现全程机械化,提高土地利用率,调优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倘塘镇2024年预计种植小春马铃薯4000余亩,全程机械化650余亩,品种以云薯902、沃土5号、v7、威芋3号、七彩转心乌为主,预计在2024年1月全面完成小春马铃薯播种,4月底至5月初陆续采挖上市。
下一步,倘塘镇将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水旱轮作、科学化、机械化等方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