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降水偏少,春旱、伏旱突出。面对极端天气,宣威市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不折不扣落实惠农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业重点科技措施推广,现代农业量效齐增,全年260万亩粮田预计产粮8.2亿公斤。
2023年9月,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统计局宣威调查队等专家组成联合验收组,对宣威市现代农业种业园马铃薯示范基地的马铃薯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经过实地丈量样点面积、现场采挖采收、过秤、认真核算等环节,示范基地马铃薯平均亩产达2360公斤,按当时马铃薯销售价格每公斤约2.6元计算,亩产值达到了6000元以上,实现了高产稳产。
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徐发海:今年产量还可以,达到2360公斤每亩。今年虽然干旱,我们通过各种抗旱栽培技术,产量还略微比往年增产一点。
不仅马铃薯实现丰收,大豆、玉米也实现了“一地双丰收”。相同的时间,联合验收组对位于宣威市现代农业种业园内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区种植的大豆、玉米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经测算,大豆亩产85公斤 ,玉米亩产869公斤 ,大豆玉米复合亩产954公斤,跟往年比较增产3%左右。
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徐尤先:玉米、大豆播幅做到了两米和两米二的播幅宽幅,保证玉米的每亩播种密度在4000株以上,不减基本株数,大豆种到8000株每亩,这样的措施做下来,玉米产量基本上能够达到每亩800公斤以上,大豆基本达到80公斤以上,复合产量达到900公斤以上,基本达到示范生产目标。下一步这些措施我们基本可以在全市所有种植户来进行推广,确保我们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供给。
在2023年的粮食生产中,宣威极力克服春旱、伏旱突出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样板示范、技术集成、高标良种齐护航,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增产。及早调供良种、地膜、化肥等农用物资,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抢抓节令,适时播种,确保早种夺丰收。2023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8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1万亩,通过“项目+主体+园区”的多元投入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新建和改建并举,打造规模化、宜机化、水利化集为一体的高产稳产丰收田新典型。
同时大面积推进“高标准农田+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实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综合配套,推广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种植,创下高标区域一年2季马铃薯复合亩产8吨、玉米亩产1.2吨的高产佳绩,实现项目区亩均增产120公斤,扛实了全年粮食总产8.3亿公斤的目标产能。
宣威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股长敖景:我们利用高标准农田路通水通地肥的优势,发展玉米制种一万亩,马铃薯制种三万亩,推进十万亩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可带动项目区亩均增粮五十公斤以上,预计全年可实现粮食总产8.2亿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宣威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0万亩,其中:大小麦、蚕豆、豌豆、小春薯等夏收作物40万亩,玉米、马铃薯、水稻、大豆等秋收作物220亩,较上年增1万亩;从粮食结构来看,玉米、薯类、豆类产量均有提升。
记者:杨金香 丁剑肖 通讯员: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