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西泽乡新建村:厚植法治底色 打造文明乡村
发布人员:耿媛香
发布时间:2023-12-18 16:24:54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489310

沈家村位于宣威市西泽乡新建村委会北面,国土面积7.3平方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现有农户699户1822人(其中彝族73户245人)。近年来,新建村认真落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治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于2021年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23年通过复核保留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挥好民主法治“指挥棒”

新建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法治领航作用。扎实推进人才建设,深度开展村党建阵地“五化”标准规范化建设,选拔一批年轻、有文化、能吃苦、肯干事、敢担当的同志充实两委班子。不断加强党性培养,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性集中教育培训和党史学习教育,促使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打造了以党建培育人才、用人才引领法治、靠党风带动民风的法治建设体系。建立村“两委”成员“联点包户”制度,抓好村治保会、调委会、治安联防队建设,建立治保调解网络,定期开展接访、重大事项走访、重点对象常访。同时加强对人员业务培训,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激发内生动力,用好民主法治“助推器”

近年来,新建村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乡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培养“法律明白人”、聘请法律顾问、配备村级网格员、设置村民调解委员会等形式激发内生动力。建有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室,并配有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评选“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荣誉,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把“重法治、感党恩、淳民风”推向深入,在村民中形成了“去陈规陋习,树村内新风”的良好风尚。坚持“依法治理、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从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入手,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不断提高村民参与村级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内治安稳定,民主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平安建设不断向好发展。

 


创新宣传形式,唱响民主法治“好声音”

新建村结合本村实际,把普法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多样化开展法治建设工作。围绕普法强基工作任务、认真分析短板弱项,积极探索“互联网+普法”的宣传模式,通过村组网格开展“每日一普法”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全面覆盖全村699户1822人。全面推进“法律进乡村”,把法律常识教育列入劳务培训、农民夜校重要内容,同时采取“一对一”送法上门培训,发放家庭法治宣传教育读本2000余册。通过“群众会”“院心谈”等形式,认真组织群众学习《家庭法治宣传教育读本》,并将配套的“知法明理人”认证考试题库作为家庭“知法明理人”日常培训学习和测试的内容。2023年,新建村410名群众通过线下学习考试,认证为“知法明理人”。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新建村充分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绘就了一幅法治氛围浓厚、乡风文明和谐、产业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画卷。


通讯员:蒋学忠

主办: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宣威市振兴中路393号 运维电话:0871-6574025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42004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312021007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云南天光浩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